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7月至9月初,我有幸参加四川省审计厅授权市审计局实施的某区法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名缺乏大型审计项目经验的基层审计人员,我受益匪浅。现就此次“以审代训”浅谈以下三个方面的感悟:
一、审计精神薪火相传,善学审计前辈的优良品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通过此次市局业务骨干“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活动,不仅使我的审计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审计组其他成员的优良品质也值得我敬佩和学习。
(一)学无止境。吴主任是一位出色的带队领导,她眼神一直都温柔坚定,充满着自信和智慧,工作上平易近人,会耐心地倾听每位成员的工作汇报并能准确把控重点问题,有时她笑着谦虚说:“和我们在一起工作能共同学习成长。”正因为有这样一位领导,我们组员才能在整个审计项目工作中做到有序开展、攻坚克难。
(二)沉心静气。亮组长是一个低调做事的“武林高手”,他负责此次法院经责中最复杂的案款物方面。在执行案件中往往牵扯多起诉讼案件、多个当事人、多笔执行金额,令旁人无从着手的事情,亮组长却总能沉下心来,从一项项记录里捋清线索,从一条条线索里发现问题。每当我感到工作繁琐心烦气躁时,望向亮组长伏案上那一沓沓卷宗,顿时眉头舒展,继续埋头苦干。
(三)踏实刚毅。李姐是一名业务经验丰富的审计能手。审计初期,她率先提出“大家先将基本情况取出来,基建搭好,问题自然就慢慢浮现”的工作思路,这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她常说:“与被审计单位沟通要注重方法,态度理应谦虚但是该刚硬的时候也绝不示弱”,这种不卑不亢的审计态度影响着我。
(四)乐于助人。张姐是一个孝字当头的热心肠。为了照顾父亲,她放弃原先在新疆多年打拼的事业,只身来到达州从事审计业务。她在工作中乐于分享自己收录的法规法条,在生活中也悉心照顾每个审计成员,比如给不爱吃早饭的我带饼干、为大家买来夏日驱蚊虫的清凉油等等,她给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中送来了许多温暖。
(五)积极进取。刘哥是一名年纪与我相仿的组员,他就像是一名“高级黑客”,能通过编程将诉讼费、执行费等数据筛选出一个个疑点,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大数据审计的重要性。作为此次审计组中最小的组员,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锻炼机会,不懂就问、刻苦钻研,对自己负责的部分认真思考整理,也在主动协助其他前辈的过程中,收获了不少审计专业知识。
二、审计方法多管齐下,善用审计业务的有效手段
“打铁先得自身硬”,审计人员必须遵循审计工作的客观规律,将审计方法、手段和审计技巧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审计业务能力,以期获得突破性的大案要案线索。
(一)从日常谈话和内外了解入手。“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日常交流、谈话了解过程中,交流对象有可能无意间流露出相关信息。例如:我在此次与法院人员沟通的过程中争论,张姐咳嗽了下示意我噤声。待工作人员走后她耐心地说:“有时候感到疑惑、工作困难理不出头绪而被审计部门也拿不出你想要的佐证资料时,本身就是答案了,呼之欲出的这就叫做问题。”我顿时恍然大悟,开心地笑了。在审计中,除了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座谈、查阅内审、纪检、监察结论等形式了解情况、寻找线索外,还可以积极拓宽获取被审计单位情况的渠道,获取更细致全面的信息。审计发现问题线索后,在被审计单位内部情况比较复杂、干扰因素大、无法取得有力证据的情况下,采取内外了解的方法,既可以避免就账查账的弊端,也能够防止“打草惊蛇”,消除一些不利于审计的阻碍因素,从而尽可能多地取得第一手证据资料。
(二)从大数据分析入手。目前,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财务普遍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面对大量的财务和业务电子数据,传统抽样审计存在较大局限。而充分利用现代化审计手段,借助大数据分析,根据已经发现的疑点和线索内查外调,将数据集中分析和现场审计核查有机结合,不但能够提高审计效率、缩短审计时间、节约审计成本,还能提高审计的准确度,降低审计风险。因此,审计人员应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审计,在获取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业务数据基础上,还需根据审计需要获取财政、银行、税务、社保、工商、公安、房管、车辆、户籍等相关业务管理部门的相关数据,通过多个角度、多个数据间的比对、核查,进行深度综合分析,发现违法违纪违规问题。
(三)从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入手。结合被审计单位的职能职责,主要关注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执行和效果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检查单位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情况;其次,重点关注未经集体研究决定重大资金分配使用、在单位及下属部门重大货物采购或购买服务等事项中规避招投标和政府集中采购等问题。最后,重点检查完成上级下达重大专项任务和年度考核目标情况,揭示事业推进和任务完成不力等问题。
(四)从财政财务管理情况入手。一方面检查预算编制是否真实全面,决算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关注一般性支出压减10%、“三公”经费压减3%是否到位;关注是否存在违规出租和出借、租金核定不科学规范、资产长期闲置,以及资产登记核算、折旧不规范等问题。另一方面检查是否按规定开展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关注结转超过2年、项目已中止或取消、项目已建成或采购已完成不需要继续使用的项目资金结转结余情况,同时关注往来挂账情况,检查往来款清理是否及时、合规、彻底,是否存在个人借款长期未清理、应退未退中小企业保证金等问题。
(五)从党风廉政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向纪检监察、信访、主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内部监管机构等相关部门了解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和问题处理情况,判断举报内容真实性和清晰度,认真分析与经营业务、财务、资金往来等方面的密切联系程度。二是关注机构编制管理,重点揭示违规设置机构、超编或违规进人、临聘人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三是严格落实八项规定。重点检查公务接待费是否三单齐全、是否超出标准接待等,关注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是否定点加油和维修,因公出国是否经过审批,行程是否和批准内容一致。揭示利用名贵土特产谋利,虚假报账或设立“小金库”,公款购买礼品、购物卡,超标准乘坐交通工具等问题。
三、审计经验聚沙成塔,善思审计发现的有益成果
党中央对审计部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寄予很大的期望,审计人员应当切实发挥“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担当作为、不负众望。
(一)关注重点内容,加强审计监督。在审计取证过程中,要有的放失、统筹关注,通过对经济事项的对比分析和调查研究,揭露违法犯罪行为,不要做笨重费力的工作,因为那样耗时多且成效不高,要着重关注重点问题、重点部门和重点人员。对重点问题着重关注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异常现象,重点关注项目或资金审批、违规招投标和转分包、货物采购、国有资产处置等权力集中环节;对重点部门,除着重关注单位内部涉及资金的调度、分配、使用的相关部门外,还要特别留心单位外部与单位资金收支往来密切、利益关系紧密者,如业务关联单位等;对重点人员则重点剖析主要决策领导、主管经办审批等关键岗位公职人员乱作为、不作为的真实目的,对实名信访举报、引发群众上访事件的案件线索要一查到底,落实责任。
(二)把握案件移送,强化部门联动。由于审计机关受到职能、手段和时间的限制,无法查深查全查透所有疑点,可以将审计对案件线索的取证资料、移送意见,及时依法移送纪检监察、公安、检察等机关进一步查处,以免贻误案情,同时要注意保密,防止涉案嫌疑人篡改资料,给案件处理造成困难。必要时也可延伸审计,申请与纪检、司法部门协作配合,共同办案,借助于其他部门的职能和手段,查实查深查透更多违法问题,从而深化审计成果。
(三)细品审计文书,深化理论实践。所谓“量变引起质变”,在平时工作中,我们可以大量阅读学习审计案例、报告等文书、注重发现规律、积累审计经验,这有助于提高我们防控审计风险的能力,指导我们审慎对待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每一个问题。从一个项目的审前培训开始,到项目结束后回过头来总结,我发现审计实施方案也是大量实践得出的宝贵结晶,是审计质量的基础和灵魂,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工作的依据,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杨天帅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校审:丽虹 责任编辑:赵华勇 编辑:黄媛媛
(责任编辑:杨天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