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反映抗战期间在太行革命老区左权县(辽县、辽西县)发生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的四集乡土文化纪录片《红碑》在山西黄河电视台播出。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烈士纪念日收看《红碑》,掀起党史学习教育又一高潮。
《红碑》由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策划、拍摄,山西广播电视台、山西传媒学院、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联合出品。该片以太行山区200余通英烈碑背后的英雄往事为主线,讲述了太行抗战英烈们为国捐躯的悲壮和他们值得颂扬的太行精神。《红碑》共四集,每集20分钟,分别是第一集《太行浩气传千古》、第二集《留得清漳吐血花》、第三集《子弟奋起保家乡》和第四集《直面敌顽斗智勇》。第一集《太行浩气传千古》讲述以左权将军为代表的八路军将士浴血太行的丰功伟绩;第二集《留得清漳吐血花》讲述八路军非作战部队创造的辉煌和付出的生命代价;第三集《子弟奋起保家乡》讲述辽县(左权)子弟兵团、辽县(左权)独立营等地方武装取得的卓越成就和付出的巨大牺牲;第四集《直面敌顽斗智勇》讲述辽西县干部群众在残酷环境中对敌斗争的英勇智慧与血泪记忆。整部影片构成了一部生动的太行英雄抗战史、太行英雄成就史、太行烽火精神史。
在《红碑》策划和拍摄期间,市委宣传部、左权县委宣传部、左权县文旅局给予充分肯定或有力支持。湖南省醴陵市相关部门、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阳泉百团大战纪念馆、昔阳县烈士陵园、和顺县烈士陵园、榆社县烈士陵园、左权县文物局、左权县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左权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等单位、部门或机构都对拍摄给予帮助、支持。
《红碑》拍摄了两年多,加上前期采访准备,历时四年之久。摄制组几乎用双脚丈量了英烈们走过的太行山。导演弓宇杰说:“为宣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我们用四年多的时间寻访、拓制、拍摄了太行山区抗战英烈碑200余通。虽然每块英烈碑是冰冷的,但是每个烈士的血是有热度的,每块烈士碑背后的故事是感人的。碑上有名字的烈士在十几岁、二十几岁就牺牲了,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为我们赢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激。如今,我们只有铭记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国人,讲好英烈的故事。”
《红碑》播出当天,弓宇杰激动地说:“我们几年的努力成果,能够通过山西黄河电视台为全省及海外的观众朋友们献上太行英烈血染的风采,此时此刻深深感到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定位于发掘太行传统与革命文化,支持左权县文化教育发展,弘扬老区艰苦奋斗的精神。基金会成立六年来,先后组织编写出版了《长征走来了老红军》《跳花戏的圪蛋亲》《边地遗珍古村落》《洋楼往事说从头》《太行抗日英烈碑》等六本乡土文化教材,拍摄了《花戏》《边村》《守望家园》《洋楼》《红碑》等六部纪录片。2021年推出的纪录片《红碑》和图书《太行抗日英烈碑》是“星河人”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烈士纪念日的献礼。
由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主办的《太行红碑献礼展》在晋中市博物馆的展出时间将持续到年底。国庆期间,弓宇杰将带领左权县盲人宣传队在左权县的社区、学校演出。9月10日,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向左权县教育系统捐赠了1200册《太行抗日英烈碑》。左权县教育科技局局长王锁明告诉:“闻讯《红碑》在黄河电视台播出,左权县教科局决定组织全县师生在烈士纪念日上午认真观看和学习,让太行英烈精神首先在左权县教师队伍和青少年中传承弘扬下去。”(王文安)
编辑:赵永平
审核:卫奎狮
(责任编辑:晋中发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