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服务妇女群众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晋中市妇联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2021年08月31日   15:32 | 来源:中国发布网

  中国发布网讯(赵永平  刘佳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晋中市妇联立足工作实际,以“五送”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使妇女儿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在知行合一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回应群众的迫切需求。
 
  铺就一条“创业路”
 
  随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推进,市妇联聚焦妇女创业就业,以线上送岗的形式,为城乡妇女和用工单位精准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缓解就业压力,多渠道促进妇女就业。市妇联携手市人社局举办了3场“春风送岗职因你来”稳岗留工直播带岗招聘会,43家企业、2家园区进入直播间在线招聘,提供就业岗位2373个,3天累计点击浏览量达58.6余万人次,累计回放60余万人次,直播期间简历投递及互动咨询人数达3000余人次。联合市人才市场开展“牵手民企职因你来”网络公益招聘活动……“我是从‘晋中妇联’微信公众号上知道市妇联组织的网络招聘活动,通过线上招聘会,我给18家企业投了简历,也接到了相应企业的招聘反馈电话,这种方式真的很好,既解决了我带娃出门不方便的现状,也能选择自己心仪的工作。”市民师女士说。
 
  织好一张“培训网”
 
  市妇联聚焦妇女能力提升,以妇女需求为导向,因需施教、因需施训,开展精准化培训,实现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的灵活对接、协调互动,推进培训由粗放模式向精准模式转变。以“晋中妇联”微信公众平台为依托,推出“职因你来”零费用技能培训班直播课,开设走进农家访谈、女性副业训练、育婴员技能、健康养生等15个门类75节课,截至目前,受益妇女12万人次。通过对受训妇女“把脉会诊”,针对其困惑“对症点穴”,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式帮助她们补齐能力上的“短板”。
 
  架起一座“爱心桥”
 
  市妇联聚焦特殊群体关爱,救弱济困、传递爱心,发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为受需群体和爱心组织穿针引线、牵线搭桥,实现困难家庭与爱心机构的有效对接。启动了“点亮心灯为爱启航”和“与爱同行同心战疫”爱心救助,为全市处于困境的妇女、儿童以及疫情防控人员的困境家庭提供救助,初核救助422户,拟发放救助金45万余元。携手爱心企业和组织,对行政、企事业单位的9户困境职工家庭救助1.6万元。为榆次东长凝小学和寿阳西洛镇九年一贯制学校送去价值7.4万余元的慰问品。为和顺县提供2万元图书。一座又一座的“爱心桥”将爱传递,为民解困,凝聚力量。
 
  系好一枚“同心扣”
 
  市妇联聚焦干部职工健康,摸底调研干部职工健康所需,针对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频率大幅上升的现状,协调相关机构进行免费义诊。以“学党史践初心共享职业健康”为主题,从5月到12月为市直机关的干部职工开展送眼科诊治、送理疗体验、送健康诊疗等服务活动,提升干部职工对各种眼疾的重视程度,让大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学会预防和发现眼疾,切实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健康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
 
  凝聚起来“她力量”
 
  市妇联聚焦妇女群众关切,发挥“联”的优势,联合各县(区、市)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巾帼志愿者深入社区慰问生活困难的防控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开展岗位招聘、法律宣传、心理咨询、发放倡议、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对因病因残导致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进行走访慰问、健康义诊;创新开展“警调对接”人民调解员驻所工作模式、双向互动的“警调对接”便捷机制,搭建了一个公安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效整合的调解平台。志愿服务瞄准群众需求,回应群众期盼,服务精准到位,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细在基层,落小在群众。
(责任编辑:晋中发布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