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最早叫中国——诗话河东根祖文化之标识
作者:秦建华
2021年08月25日   06:03 | 来源:中国发布网
  山西运城,古称河东,以其雄距于黄河之东而得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蜿蜒如带的黄河,忽而咆哮,忽而和缓;顺山沿岭,盘桓绕行,流过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道弯。尔后,入河口,穿峡谷,奔腾千里,从北向南在中部作九十度大转弯,向东汹涌澎湃,越豫穿鲁入大海。在它的臂弯处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古称河东的运城。
  
  运城,汲巍巍中条之灵气,纳涛涛黄河之膏泽,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物产资源丰沛充裕。一块曙猿化石,指点人类始祖的孕育秘境;一片动物烧骨,揭示远古先祖掌握的用火文明;半个蚕茧,说明先民早期的蚕桑农耕;半拉铜坑,标定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炎黄、蚩尤争夺盐池资源大战,成为推动民族、国家形成的催化剂;嫘祖养蚕缫丝,始有绫罗及世;后稷教民稼穑,遂得五谷丰登;唐尧初都蒲坂,德撒四方;虞舜躬耕历山,孝感天下;夏禹龙门治水,功垂千秋。正如着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所言:“晋南地方是当时的‘帝王所都’。‘帝王所都’曰‘中’,故曰‘中国’,而‘中国’一词的出现正在此时。”
  
  河东根祖文化标识指不胜屈,今择选数则,口占小诗,释兹念兹。
  
舜耕历山
  
 孝心一颗九州传,
  
 敬业尤勤几许年。
  
 尧帝访贤留美誉,
  
 舜王坪上望沟田。
  
 
后稷稼穑
  
 相地之宜排万难,
  
 遍尝百草那知闲。
  
 源开粒食惠风畅,
  
 稼穑千秋三顿餐。
  
  
嫘祖养蚕
  
 蚕茧半枚三世叹,
  
 缫丝织锦启征帆。
  
 先民多智留诗咏,
  
 嫘祖声名万世传。
  
  
禹凿龙门
  
 平洪治水十三年,
  
 疏导亲为忘苦酸。
  
 湖海江河留足迹,
  
 禹门一路凯歌还。
  
  
巫咸造鼓
  
 卜海测天赋长篇,
  
 为民尽力气凛然。
  
 祭神造鼓开前例,
  
 华夏文明启慧先。
  
  
羲和置历
  
 斗转星移天象观,
  
 明时正度意犹酣。
  
 循规节令导农事,
  
 五谷丰盈万古传。
  
  
伯益凿井
  
 人类繁衍年复年,
  
 靠天吃水奈千般。
  
 唯期否极甘霖遍,
  
 凿井功劳润万泉。
  
  
传说版筑
  
 植鳍形如信步闲,
  
 心灵慧敏气犹山。
  
 发明版筑多奇志,
  
 从奴到圣史无先。
(责任编辑:周建设)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