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网讯(柳晴晴 闫晓媛 通讯员 侯江斌)8月3日,时值热
切割钢管的火花在烈日下倾泄,管径小的供热管从支架上取下来,粗若梁柱的供热管道不再蜿蜒盘旋而是直达村口,新规划的换热站正加紧施工……一群供热工人在新付村紧张忙碌着。这个热火朝天的工地,是郭家堡乡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写照之一。
集中供热工程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一边牵着百姓温暖过冬,一边连着蓝天白云。以前的新付村,冬季取暖采用土小锅炉,煤价时高时低,家里的温度也时高时低;白天掏灰时满面风尘,晚上盖火后“冻”人心神,每个冬天总有各种各样的不省心、不舒心,也严重影响环境质量。按照上级部署,郭家堡乡打响了集中供热替代散煤取暖的蓝天保卫战,大规模将集中供热工程向农村延伸。但因被纳入的热源供能不足、供暖管网规划设计不够科学,加上村内普遍存在庭院面积大、老旧房屋保温效果差等原因,新付村集中供暖效果受到了影响。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郭家堡乡将新付村集中供暖问题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改造提升。榆次区委、区政府及郭家堡乡主要领导现场办公、实地协调,包村领导和村支部全流程跟踪进度。安源热力公司对新付村供热工程的一次主管网和部分二次管网进行拆改。工程于4月10日正式开工,预计8月15日完工,总造价754万元,供热管网改造覆盖4.3万平方米,新增集中供热面积6.7万平方米。供热管网改造工程完工后,将真正使新付村群众走出乌烟瘴气,彻底改变过“冷冬”的情况。
事办了,心暖了。郭家堡乡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变成了生动的为民服务实践,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活”了起来,打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