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建九建 |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容东片区B1组团园林景观及小市政工程决胜履约纪实
2021年07月21日   08:33 | 来源:陕建九建
  日前,鏖战雄安的九建团队,用热火朝天的奋斗与不获全胜誓不休的韧劲,深情诠释着“向善而建”的陕建企业文化,用青春的力量,流露着对企业最真情的告白。
 

 
  在容东片区B1组团园林景观及小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紧锣密鼓的大干中,全体参建队伍从7月17日起便开始实行24小时不间断施工,施工队伍可以轮休、管理人员始终坚守!
 
  这是一群“可爱”的人儿,他们用青春与汗水坚守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誓言,谱写着一曲九建人向善而建的赢心赞歌。
 
  十五小时,累计151844步,这是集团安装公司副经理白利担任雄安项目突击支援小组安装负责人后,连续六天的休息总时间和行走总步数。
 
  “为什么这么拼?”有人问道。
 
  白利诙谐自嘲道:“我给领导吹了牛,这次跪着也得把牛实现啊。”说话虽调侃,行事却缜密。
 
  在对现场施工环境进行了细致分析后,白利在进场当天便对安装人员进行了统筹安排、合理分工,实时掌握现场进展、科学调配所需各种设备和材料。
 
  同时他以身作则坚持夜间带班,每天抡大班,吃饭和小憩都在工地现场,席地而坐、就地而卧,也终于将自己“吹的牛”一项一项的加以实现。
 
  正所谓胡吹乱侃假好汉,践行诺言真英雄,向善而建正青春,奋斗成就九建人!
 
  “王浩,阀门回来了没?”
 
  “王浩,饭啥时候到?”
 
  “王浩,我们加完班了要用车!”
 
  ......
 
  王浩是谁?王浩是2014年进入安装公司会开车、能管理、善协调、懂采购,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一块砖”。
 

 
  支援雄安项目迫在眉睫,一个打往榆林的电话,八小时后他就出现在了现场,整理材料、摸底缺口,制定机具、材料采购计划。
 
  32个安装管理人员,186个安装工人,6个街区,48个单体室外工程,这是王浩每天从早上六点到凌晨两点要服务的对象,住宿、伙食、车辆、材料样样离不开的“王总管”。
 
  现场通宵施工,他随时待命,顺着凌晨五点“呼隆隆”的呼噜声你会看到忙前忙后疲惫了一天躺在项目部皮卡车车斗里睡着的王浩,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坚守!
 
  杜小飞,装饰公司参建团队的现场生产经理。上午十点还在榆林体育中心、会展中心项目忙碌的他,接到了赶赴雄安项目的通知。
 

 
  丝毫没有犹豫的他,顾不上回家就踏上了去雄安的大巴,连夜奔赴现场。大巴车上,忘记疲惫的他连夜就开始动员劳务班组,告诉大家“进场就要行动,开工即是决战!”到现场的当晚,便带着五十多名施工人员扎在了现场。
 
  每天把工人安排好以后,他就开始在各地块中找寻下一个工作面,场地不平自己平整,水电不通克服困难,电笔、螺丝刀、钳子各种工具随时装在口袋。在复杂的环境中突破进取、在不利的条件下创造条件,为项目快速推进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周军,装饰公司现场的一名材料主管,每日现场巡场,指挥机械、车辆,并与材料商密切沟通。每天抡大班的他,努力克服现场没路、没水、没信号的艰苦条件,为项目大干快上做足材料保障。
 
  期间,他妻子的爷爷不幸去世,所有的同事都劝他立刻回家,可是他实在放心不下手头的工作,装饰公司现场负责人马耕更是严厉命令他放下手里所有工作,立刻回家。
 
  即便这样,他也用老家的风俗拒绝了大家的好意,最终毅然决然的决定留下继续工作。他说,即使第一时间出发也赶不上葬礼了,还不如剩下力气再给现场贡献一把力气!
 
  薛少松是河北国控陕建安装公司的现场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榕东片区42栋楼的排水雨水管道与主管道的碰头施工,任务量大且分散。
 
  领到任务后,他第一时间组织工人进行技术安全交底,一边分配任务、领取材料,另一边还需要检查质量,沟通协调施工作业面。
 
  工人们是一天两班倒,他却是一人从早晨七点开始忙到凌晨两点,自七月十二日到达现场后,每天都是如此,由于天气炎热,缺少休息,喊叫调配工人,嗓子都哑了,但是他依然坚守岗位,不完工不下火线。
 
  朱奕宣,集团九公司雄安支援队队长,带领管理人员及工人首批支援雄安。
 
  到达现场后,他迅速对接现场并认领施工任务,研判出任务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施工难度,并及时向公司做出汇报并申请增加支援力量。
 
  身为队长,他深感责任与压力,他积极主动的上下协调,合理安排现场有限资源,白天晚上穿梭在片区5个大门之间。
 
  晚上还要关注微信群,再次落实第二天现场人、材、机,保证第二天施工进度,每天休息时间不足5小时。
 

 
  王龙龙,九公司石家庄恒大水世界项目的一名普通后勤人员,到了雄安项目现场后,却肩负起了九公司雄安支援队后勤保障工作。
 
  不仅跑前跑后,每天接送工人上下班。看到项目材料配置出现缺口、采购不便,从榆林调材料员支援又来不及,他主动请缨,担任起了支援队材料员。
 
  面对各种未听过的材料、工器具,他采购前积极与现场管理人员沟通,到了采购点再次与工长确认无误后再采购,因为他深知采购错误就会导致施工进度缓慢。
 
  集采购、后勤、司机一身的他每天把和夜班材料、工器具落实到位,倒班人员接送完成后才下班,忙完后已是深夜,第二天早上总是第一个起床,他没有一句抱怨,默默付出,保证了现场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生活、工作后勤保障。
 
  杨超是五公司高陵中医医院迁建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接到抢战雄安任务后,他连宿舍都没回去,乘着大巴就赶赴现场,只为节省出多几个小时的时间。
 
  自从来到雄安之后,妻子的电话他就没有接到过,5天只回复了一条信息:信号不好,工作很忙,等忙完这阵我给你回电话。
 
  作为技术负责,现场的某个角落,经常能看到他蹲在地上为施工人员画流程图作讲解看图纸,工艺上有任何异常情况,他都要记录下来,认真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
 
  超负荷的工作量下,杨超仍随时处于备战状态,好几次放下刚端起的饭碗,睁开惺忪的睡眼进行着现场协调,有时遇上特殊情况,一干就是一个通宵。
 
  一身力气百斤汗用来形容二公司参建团队里的张伟涛再合适不过了。一天靠着十几瓶水来保证工作状态的他,即便这样嗓子也被他喊的着火了,稍微用一点力气就会疼但是却不得不喊。
 
  七月十六日晚上到达雄安的他,负责12地块区域内所有门厅石材铺设、道路硬化及路面石材铺设。
 
  当天晚上为创造铺设面,抢4处硬化区域,他带着六名管理人员四处奔跑。由于现场各工种都在抢工期,工作面狭小,为了安排好工人不窝工,大家的状态都是一路跑着,每天的微信运动步数都在4万步以上。
 
  当晚完成石材铺设工作面4处,约702㎡。从早上6点开始放线平场地,倒材料、铺石子、绑钢筋,从支模到浇筑,凌晨2点钟才躺在床上,疼痛的不仅有身体还有嗓子,但是他却丝毫没有退缩,每天盼望着第二天的工期可以如约完成,可以为捍卫九建荣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自己再苦再累都没有关系,唯一让他觉得对不起的就是远在西安怀孕5个月的妻子,自从过年出来河北忙项目之外,期间只回家了一次,媳妇每次都是一个人去医院,对此他深深自责但却化为更大的动力。
 
  集团四公司枣园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的生产经理高岩松,平时戴一副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一个人,一到了工地,立刻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来到容东片区B1组团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园林景观及小市政工程项目后,他负责项目各地块的围墙施工。做事特别认真的他,对每一个细节都扣的很紧,对工程质量容不下半点瑕疵。
 
  同时,他还是一个非常乐于助人的人,项目施工任务中,每一个人的压力都很大,他在忙完自己工作的同时,还主动询问同事无需要帮忙配合的地方。甚至在来到雄安之后,依然关心着之前放下的工作,责任两个字早已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
 
  身为九建人,自从吹响集结号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但我们依然一路奔跑,不断努力,看到过鲜花,也流下过眼泪,但是这一路一直都无怨无悔。
 
  因为我们始终坚守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我们深知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越努力才会越幸运!
 
  来源:陕建九建(文/刘玄哲)
 
  
(责任编辑:刘玄哲)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