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声讯(周建设 刘增应 张心茹)盛夏七月,流光溢彩,鸟语花香,乡间金黄的麦子饱满仓实,红红的花椒一片连着一片,丰收在望。7月11日早晨,来自甘肃兰州和天水的志愿者们正驱车走在赶往甘谷县谢家湾乡赵家窑村的乡间路上。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农村中小学生,他们学习、生活条件艰苦,教育资源不均衡,给孩子们教育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集聚社会力量关心、关注、关爱农村中小学生,甘肃卫视《好人在身边》栏目组、天水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联合大连清水慈善兰州分会的志愿者、天水老年大学金色阳光志愿者团队、甘肃百路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代表,顶着炎炎烈日走进甘谷县谢家湾乡赵家窑九年制学校开展“集聚爱心、传递温暖、点亮希望、放飞梦想,关爱农村中小学生”慰问活动。

(赵家窑九年制学校)
赵家窑九年制学校(其前身为赵家窑小学附中)始建于1964年,地处甘谷县谢家湾乡赵家窑村,是本乡西南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育阶段的中心地。主要为赵家窑村周围的四个行政村的中小学生提供义务教育。该校占地5768平方米,建筑面积932平方米,现有7个教学班,学生32名,教职工12人。学校设有理、化、生实验室和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功能室。建有数字化、信息化网络资源共享系统,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交流共享,各项配套设施完备,完全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要,达到了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办学标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家庭条件好些的大多数适龄儿童都随父母去周边县城区、镇中心学校和外地就学,一些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学生留在了本校,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压力,学校教师励精图治,给学生最大的关怀。但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教育缺失,监管缺失,还是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在体育、音乐器材等方面较欠缺。

为了提升该校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开展岗位建功和志愿服务活动,与甘肃省卫视《好人在身边》栏目组对接,联系兰州小草爱心微公益、大连清水慈善兰州分会、甘肃百路源科技公司、天水蓝之林环保公司、天水老年大学金色阳光志愿者团队等爱心企业和公益人士开展了本次慰问活动。

上午9点,天水、兰州两地的志愿者们汇聚到了赵家窑村,慰问了该村80岁以上留守老人。下午2:30分,志愿者们来到了赵家窑学校开展慰问学生志愿活动。活动在天水老年大学金色阳光志愿者团队精彩的舞蹈《我的祖国》、表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节目中拉开了序幕。爱好书法的志愿者还给学生老师当场拿出墨宝,泼墨献艺,并赠送了书法作品。

大连清水慈善兰州分会在这里已经是熟客了,他们一直在支助这里的几名贫困学生。据悉,有3名受助学生考上了理想的高中。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为这些偏远山区的学生点亮了希望,放飞了梦想。今天,他们又为赵家窑学校的32名学生和大病患者张虎平的3个孩子,捐赠书包35个,为学校捐赠篮球2只,足球2只,排球2只,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各4副,跳绳和键子各10只,价值约5000元;为特困留守4名学生,每人发慰问金500元,共2000元,合计7000元。

天水老年大学金色阳光志愿者团队给学校捐赠了口琴、儿童玩具、教学设备等,价值约5000元,志愿者们现场演示并手把手指导,和学生合影留念,并表示以后与他们结对共建,弘扬正能量,积极传递爱心,保证让山区的孩子有学上。
甘肃百路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员工为学校捐助了10桶洗浴液、10盏光伏路灯,给全校教职工夜间出行提供了方便。兰州小草微公益为学生捐赠凉鞋50双。
清水慈善的代表动情的说,其实生活的暖意从未停止,滴水也能映照太阳的光辉,希望孩子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自强不息,健康快乐的成长,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相信明天会更好。

此次慰问活动捐赠的文体用品不仅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一个个高兴地合不拢嘴。学生代表蔡嘉豪激动的说:“非常感谢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他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现在随着自己长大,他们的身体越来越差,前段时间爷爷连续住了几次医院,为治病还借了许多钱,他非常害怕,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现在通过各位爱心人士的帮助,让他看到了希望,有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绝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一定奋发图强,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报效祖国,做一个和您们一样的爱心人士,回报社会。”

这次捐赠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务实之举,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关心关爱农村山区学生,传递温暖,点亮希望,放飞梦想,弘扬正能量,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随着落日西下,整天的慰问活动圆满结束了,志愿者们要返回了,快乐了一天的孩子们有些依依不舍,挥着小手和志愿者们告别。志愿者们表示,将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公益活动,凝聚多方力量,持续关注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青少年的浓厚氛围,为孩子们点亮希望,放飞梦想。
(责任编辑: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