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做一名忠诚的卫士”
——记咸安区税务局恪尽职守的刘卫国
2021年07月11日   10:15 | 来源:中国发布网
  在咸安税务,有一位恪尽职守、埋头苦干、低调内敛的干部,他是领导放得心的好助手,纳税人眼中有求必应的贴心服务员,年轻人膜拜学习的好师傅;“为国做一名忠诚的卫士”,这是父母为他取名的由来。他就是扎根大厅(现在的一分局)十九载的中年税干刘卫国。
 
  他始终保持“上善若水,心静如水,清廉如水”的境界;用廉洁、忠诚、担当演绎税务干部人生;像一股清澈的淦河水,打破暗流涌动的潜规则,他信奉规则、善良正直、执着追求,甘做人梯,不求回报。
 
  有一种高尚叫清廉。税收征管系统Ctais上线后,刘卫国管辖的一户企业为了不交滞纳金,老板找到某兄弟单位局长,亲自到大厅来说情。刘卫国毫不犹豫的拒绝。这已成了他条件反射的职业习惯,按照税法一分都不少收,在他的字典里,没有说情二字,有人说他迂腐,他却说税法是公平的。
 
  在稽查岗位,刘卫国查到审计局下属企业要补交税款和罚款。企业会计的父亲和刘卫国的父亲是老同学,为了少这笔钱,企业法人派会计把刘卫国拉到一边,拿出装有一沓人民币的厚厚信封,说:“这是一点小意思,公家的不必要那么认真,请照顾一下”。“我不会收纳税人的钱,我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不善言辞的刘卫国当面拒绝,随即甩手走人,硬是把老总和会计僵在那儿......
 
  不管岗位转换,初心未变。多少年来,刘卫国都处税收重要岗位,这样的事还真不少。还有一户扎钢厂为了少申报税款,正好刘卫国的堂姐在那任会计,堂姐找到他,塞给刘卫国3000元钱,刘卫国直接说:“姐,你要是为我好,就收回钱吧。我不能因为亲情而损害国家利益。”
 
  有一种品德叫忠诚。忠诚地为纳税人服务,把纳税人的权益放在首位。有一次,“营改增”上线,恰逢申报期最后一天,纳税人打大厅电话咨询固定资产如何开票,税控设备总是开票不成功,纳税人很焦急。刘卫国主动请缨,下班后冒着当午酷暑,驱车几公里到老城区企业所在地,向纳税人讲解开票规则及如何备案申报,将金税设备编码设置成功。纳税人深有感触地说“这么远辛苦你了,真是我们的贴心人,请你吃个饭吧。”刘卫国善意地撒了个谎:“我吃了,你以后要多参加税务局组织的学习培训,就会慢慢熟悉操作了。”他宁愿饿着肚子回家吃饭,也不吃纳税人的一餐饭。这样的事在刘卫国身上司空见惯。
 
 
  有一种责任叫担当。大厅是大多数人都不愿去的“冷门”,岗位长期短缺,刘卫国主动分担辛苦的工作,身兼数职,负责CA证书和金税发行,退税文书受理审核录入,网上办税宣传,个税运行维护等,还兼任红字发票审核岗、票证岗、出口退税预审岗等等一系列岗位。十九年来,哪个窗口最忙,他就到哪个窗口。每月大征期,他总是出现在最忙碌的窗口。
 
 
  2017年刘卫国担任金三上线重任,负责全区数据清理、信息初始化采集、窗口人员培训等工作。每天承接海量工作指令,并根据任务分解、细化、下达至窗口岗位。不仅要完成手头上的任务,还经常协助征管股完成金三的相关工作,晚上还要在工作群里为纳税人解难。改革最忙碌的几年,不管是Ctais征管系统、财税库银系统、网络发票系统、出口退税系统、防伪税控申报开票系统、金三系统还是营改增上线,他都担当要职,取消休息,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精神,奋战在税收改革的最前线。
 
  有一种愧疚叫忠孝不能两全。刘卫国对事业、对同事、对纳税人问心无愧,可对家人却怀有深深的愧疚,特别是对父母,付出太少。在2016年“营改增”大改革期间,刘卫国年迈的父亲身患胃癌,长期住院,母亲患有高血压,时刻需要陪伴,但大厅工作千头万绪,“营改增”也进入倒计时,刘卫国无暇顾及父母,每次为父亲办好住院手续就匆匆奔赴“战场”。管户确认、信息录入、资格备案、发票供应、培训辅导、测试演练,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有条不紊地开展。他有幸参与、见证了5月1日“零点行动”;他成功开出咸安区“营改增”第一份发票;他辅导纳税人顺利完成了第一次营改增申报......然而,2017年初,父母相继去世,作为儿子的他,却都没有守在身边,这份因舍小家顾大家的愧疚从此留在心底,成为永远的痛。
 
  有一种境界叫奉献。扎根窗口,无所图谋;奉献青春,无怨无悔。在十九年的大厅事业中,刘卫国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默默耕耘、廉洁秉公、真诚服务、不求功利。从接电话、回答纳税人咨询小事做起,以热情、耐心、亲切的服务态度迎来送往每一个纳税人,常常一天下来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在一次纳税人的网络申报培训中,由于和纳税人交流解释过多而引起咽喉炎,医生建议他休息保养,但第二天他仍然坚持给纳税人讲课。
 
  办税大厅工作强度大、繁琐,有人问刘卫国扎根大厅这么多年还那么讲原则,吃力不讨好,图什么?他笑答:“坚持这么多年,也不图啥,就是喜欢这份工作,忙起来很充实,与纳税人打交道很亲切,工作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他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税收事业,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和自豪。
 
  杨华,咸安区税务局干部,湖北省作协会员。《乡土作家》副主编。在《中国税务报》《经济日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湖北作家》《湖北诗歌》《乡土作家》《九头鸟》等国家级、省级、市级报刊杂志和公众平台上发表散文、报告文学、小说、诗歌、论文、新闻等百余篇文章,相应获得各级奖项。愿独守一隅,同青灯为伴,与键盘互语,和心灵对话,为文学折腰。(杨华
 
  
 
(责任编辑:乡村振兴)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