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声讯(周建设)画家简介 ,李玉俊,山东临沂人,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师从韩硕先生,现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星光大道栏目组艺术顾问。 中国书画报特聘书画家,中华慈善总会授予爱心慈善书画家 。中国书法研究院山东分院副院长,山东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山东美协会员。 展示作品是他精心创作五体长卷,最具收藏价值。



篆书长卷(千字文),卷长0.7米X35米 篆书,天地有大美。中国文字是大美。篆书是中国文字华美之巅。本是秦始皇统一之后使用的文字,远看像一张画,一张由曲线和弧度构成的曲线,近看,仍然是画。看着那样古朴,却又那样烟雾缭绕。篆书,刻在甲骨文上,也刻在青铜器上。那石鼓、毛公鼎上,全是这样的文字。书法的美,历经岁月洗练,达到了无法述说的程度。篆书之华美,像可远观不能近爱的女子,着装太过华丽,密不透风的华丽。像提香的画,华美到让人以为只能看看而已。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篆书是最优美的汉字。单字结体遒劲,一丝不苟。


隶书长卷(千字文), 卷长(0.7米 X35米)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隶书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单字风神潇酒,韵味生动,清秀典雅而又细腻含蓄。隶书之美如同水墨山水,追求素净空灵,追求平淡天真。


行书长卷(千字文),卷长 (0.7米X35米)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书法美学己无法把“字”与“人”做完全的分割。‘’书品‘’就是‘’人品‘’。如行云流水,大气脱俗。

草书长卷(千字文),卷长0.7米X35米。草书的体裁几乎是通篇字字相连、一笔而成的。虽然字与字间偶有不连接处,但上下笔意贯串,首尾呼应相顾,而血脉相通,有一种笔墨飞舞、龙骧豹变、一气呵成的气势。在运笔过程中,每一个字的屹立部位,都似乎险象丛生,却又妙在能险中扣稳,使字形没有歪斜软倒之嫌,而有玲珑飞动之姿。

草书轻如鸿毛,龙飞凤舞,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楷书长卷(千字文),卷长0.7米x35米。唐代楷书大多与政治历史息息相关,都有特殊纪念意义,宋代名贴更多是个人生活兴之所致的文稿诗词札礼,更接近东晋文人的书翰手札,书法回归到平淡天真自在的真性情流露,远离政治,也远离历史,没有伟大的野心,只是要回来做真实的自己。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超尘脱俗。(字)横之长者瘦挺舒展,横之短者粗壮有力 。正楷苍劲有力,端端正正,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那是汉字书写吗?或者是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书法非一日之功,练字似滴水穿石。落款方显大家之气

牡丹,富贵的象征。堪称巜牡丹王》的李玉俊先生创作的牡丹。牡丹四条屏。 画家的基本功必须建立在书法撇捺功力上,画牡丹,画墨竹,画兰草,用笔其实和写字一样。

绰约轻盈仙子韵,雍容华丽花中王。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满架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
游来游去换天姿,不变终生供主嬉。
(责任编辑: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