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绿草如茵、碧空如洗、风景如画的美好季节,“五无”新甘南带着4.5万平方公里的清新姿颜,喜迎八方宾客。


2021年7月3日,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市、新疆建设兵团、省直有关部门 150 余人齐聚甘南,深入合作市加拉尕玛村、俄合拉村,夏河县安果村和黑力宁巴村,集中“检阅”我州农牧村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成果,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成效,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共绘锦绣画卷,憧憬美好未来。

这是甘南多彩民俗文化
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也是甘南独特旅游资源的一次精彩亮相
更是展示甘南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窗口

观摩团所到之处,清新怡人的环境之美,干净整洁的牧村之美,鲜花簇拥的庭院之美,以及人民群众脸上绽放的幸福笑容之美,如画卷般呈现在眼前。
一个个质朴温婉、乡风浓郁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甘南草原大地的各个角落,匠心独具的“微田园”景观,更是将美丽乡村点缀得锦上添花。
观摩团一行乘车沿合冶公路前行,连绵起伏的草甸草原、散落其间的藏家村寨、蜿蜒流淌的小溪河流、骑马悠然前行的牧民群众,高原版小桥流水人家跃然眼前,这里就是坐落于美仁大草原腹地的佐盖曼玛镇俄合拉旅游标杆村。
俄 合 拉 村
俄合拉是镶嵌在合冶公路黄金旅游线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西距合作市区约 13 公里,东连美仁大草原腹地,自然风光优美、区位优势显著、地域形态良好,具有甘南特色的生态美。

人在草上游,路自景中过,车在画中行,的美丽画卷呈现在每位嘉宾面前。昔日俄合拉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经济条件薄弱,群众生活水平低等状况与如今形成了鲜明对比。2019年,俄合拉村被确定为全州“一十百千万”工程并开始设计以来,将一个半农半牧的村落一步步打造成了美丽的景区,实现了华丽的蜕变。“是党的好政策让农村人过上了好日子!”问起村里的“幸福秘诀”,村民们的归结是何其一致。
加拉尕玛村
当观摩团一行来到坚木克尔街道加拉尕玛村时,美丽的村庄,客舍清新,草色霏霏,格外别致。加拉尕玛村的“颜值”令人眼前一亮——藏式的小康新居坐落在山坡上,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看不到一点垃圾,静谧而洁净的村庄美如一幅油画。

甘南州从农牧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出发,以自然村为单元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1605多个,实施了“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全面补齐农牧村基础设施短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5年在全州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狠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了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的预期目标,全面革新了甘南的整体形象和气质内涵。同时,大胆探索创新全州农牧村发展新模式,创造性地启动了以“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夯实了农牧村基础设施、富民产业等方面的短板,扮靓了美丽乡村,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草原美了,乡村富了,群众的精气神足了,这是全国村庄清洁行动现场会观摩团成员最大的感受。
安 果 村
平坦的硬化公路贯通全村,道路两旁的绿化相得益彰,充满浓郁乡村特色的墙绘别具一格,规划有序、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尽显村庄之美……来到夏河县阿木去乎镇安果村,观摩团成员看到文化广场宽阔整洁,庭院内外环境优美,村路干净明亮,路旁鲜花盛放,一座座用张拉膜材质做成的新式帐篷与草原雪山遥相辉映,彰显现代风格又融入了藏族元素,纷纷称赞:“好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帐篷里,简约大方的沙发桌椅和开放式的前台设计,更让大家耳目一新,你点一份咖啡,他来一点藏餐,好不惬意。观摩团一行走进了安果民俗村贡宝杰之家,藏式大门古香古色,客厅、卧室透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房前屋后是碧绿的草地……近年来,依托“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等项目,牧民们放下羊鞭,端起了“旅游碗”,吃上了“致富饭”。
黑力宁巴村
一栋栋藏族建筑特色的院落散落草原深处,黑力宁巴村,位于国道213线,便捷的地理位置、广袤的天然草场、独特的藏戏文化为无一不是最美藏寨诗与远方的体现。

一个从前贫穷落后“脏乱差”的村庄如何蜕变成如今的特色旅游藏寨,还要从2018年说起。黑力宁巴村被确定为生态文明小康村和环境革命样板村后,高起点编制规划、高标准改造,在发展藏家乐和精品民宿的同时,还积极开发乳制品、毛绒加工、游牧生活体验、油菜花观赏等特色旅游产品,组建民间文艺演出团队,开展锅庄舞展演等民间歌舞常态化演出,探索推广民俗节庆体验项目,鼓励农牧民积极投身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让农牧民群众依靠旅游就业增收、发家致富。

“第一次来甘南,给我的感受是:这里的人美,环境美,村庄更美。总体就是一个字‘美’!”天津市乡村振兴局指导推动处二级调研员赵国华说。一个美字,说出了我州乡村清洁行动和乡村振兴的山水之美、乡村之美、人文之美、文明之美、和谐之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和“五无甘南”创建正在遍地开花、如火如荼。打造“五无”新甘南,与五大发展理念一脉相承,与国家对涉藏州县的定位高度契合,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大势,是落实党中央决策的创新举措,是抢占生态文明制高点的重要抓手,是实现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务实之举,是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 必将让甘南的绿水青山更有颜值、让金山银山更有价值。

一个个美丽乡村错落有致、整洁美观,碧草连天的自然环境恬静悠然,勤劳简朴的藏族群众辛勤耕耘,走进甘南的生态文明小康村,无处不显示甘南村庄的整齐清洁和生态之美。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伟说,“五无甘南”“一十百千万”工程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今天看了四个村子都各有特色,甘南州做得非常好,结合当地实际,特别是人畜分离的做法,由“脏乱差”变为“净洁美”。黑力宁巴村在村规民约中还把高价彩礼和环境卫生整治做了硬性规定,我们要把甘南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带回去。
穿行在甘南,但见一步一景,一村一韵,这些美丽乡村各显特点,千姿百态,引人入胜。观摩团在观摩的同时,也有了一次全新的体验,经历了一次难以忘怀的精彩之旅。
自2015年全面打响“环境革命”这场战役以来,甘南举全州之力,用了6年时间倾力打造“全域旅游无垃圾”这个“金字招牌”并大获全胜,让这座雪域高原实现了涅槃重生,成为青藏屋檐下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行走在“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绿色家园观摩团真切地感受到了“甘南模式”带给农牧村的华美蝶变,感受到了甘南各族儿女守护青山绿水的决心和信心,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荡漾在甘南大地的希望与勃勃生机。

“生态美丽有朝气、环境秀丽有灵气、景观靓丽有名气、产业富丽有商气、生活绚丽有底气、家庭雅丽有人气”,这是观摩团一行在4个观摩点最直观地感受。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甘南就是诗和远方的田野,” 黑龙江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副处长毕涛在观摩完说道。

“这次来考察学习,让我感触颇深的就是美。当地通过政府的引导,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广泛参与乡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改善乡风民风,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奠定了基础,这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处处长施保清说。
州上领导杨武、杨雄、刘永革、张志红、梁维吉、召玛杰等陪同观摩。
(责任编辑: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