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发布网讯(张莉 郭锐)“兵支书”王具财是晋城市泽州县巴公镇李村村党总支书记,年近六十的他以一个军人的气质和工作作风,为李村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他常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为党的事业奋斗一生,就应该对党忠诚无私奉献。”他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和坚强不屈的拼搏精神,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壮丽凯歌。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故事~

王具财,男,汉族,1962年3月出生;1969年至1975年在巴公镇李村七年制学校就读;1976年至1978年在巴公中学就读高中;1979至1980年在村务农;1981年至1985年在部队服役;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1月至1999年12月先后在李村硫化碳厂任厂长、李村治炼厂任副厂长、厂长;1999年12月至2011年11月当选李村村委会主任;2011年12月至2014年11月当选村委主任、村党总支书记(一肩挑);2014年12月至今任李村党总支书记。

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六年还清六百余万元
“兵支书”临危受命,立下“军令状”。1999年12月,第五届村委员会换届选举之时,王具财同志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上任之后,村集体账上资金几乎为零,银行贷款和应付往来账六百余万,但是,王具财同志没有被困境吓倒,他和新上任的两委班子成员分析李村落后的原因,寻找有效的发展途径,制定发展方案,立下了“军令状”,强调两委成员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带领全体党员和村民巩固村集体经济,扩大村民就业,三年扭转了散、乱、差的村风,六年还清了六百余万元债款。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这要从巴公工业园区的建设说起。
“鸡下蛋、蛋孵鸡”思路,抓机遇力挽狂澜。巴公工业园区的建设,需要征用李村村土地,这无疑为李村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而征用土地资金如何利用是争议最大的问题。当时,有60%以上的党员希望按人分配征地资金,让村民直接受益,王具财同志却说,如果把征地资金按人口发放,李村就没有了收入,要想让李村村民富裕、村集体有稳定收入,就必须把祖宗留下的土地资金利用好,就要有“鸡下蛋、蛋孵鸡”的思路,他建议用征地资金购买周边厂的优先股,这样风险不大,收入也稳定,于是给大家详细算账,数十天苦口婆心做工作,终于说服了95%以上的党员、村民代表和大部分群众,从此,优先股投资成为李村收入主要来源。
告别贫穷落后,村级建设由此展开。随着征地面积扩大,投资也不断增加,村民每年分红也不断增加,截至2020年底,周边厂投资总额已达7000万元,年收益近500万元,近六年,村民分红人均达到1500元。村集体收入的90%来源于投资收益,村基础建设项目同此而展开。六年的努力,六百余万元的外债全部还清,王具财同志完成了上任时对村民的承诺,村民变成了股民,对班子的信任度达到95%以上。自此,李村告别了贫穷落后的日子,跨入了全镇先进行列。

扶危济困,惠民利民,村级基础建设节节高
从贫困户入手,促进就业扶危济困。从2006年开始,李村村的日子就渐渐好起来了,村两委首先抓的是贫困户这个短板。2006年初,按照县、镇评定贫困户标准,经全体党员、村民代表认真评议,李村村有11户、23人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村两委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计划、增收有路子、脱贫有目标”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一年扶贫工作方案、精准扶贫三年发展规划。同时,严格工作程序,摸清扶贫工作底数,11户贫困户中有8户因残致贫,3户因病致贫。2016年至2020年,王具财联系各企业,先后实现了3户贫困户就业,帮助5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为因残因病致贫贫困户发放救助资金,使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前不足3000元,达到2020年8000元以上。
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朝着小康村迈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村两委先是以教育为抓手,做实惠民举措。2008年,投资280万元修建了宽敞明亮的李村小学,学校师生有了安全舒适的学习和教学环境,几年后,又投资150余万元,建成李村幼儿园,不断完善基础教育。然后,致力于村民关心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不断完善基础建设。投资380万元,为村民接通清洁能源,告别了做饭取暖靠燃煤的时代,受益900余户;2010至2015年通过拆旧返新,完成四栋村民住宅楼建设,228户村民入住;多年来,投资近800余万元,完成东至太洛路、西至一级路、南至兰花新材料、北至晋钢大道出村主道路,连接村内街、路、巷的水泥硬化、绿化工程;投资240万元,完成了全村大街小巷的地下管道排污工程;投资40余万元,新建了村民供水水塔,彻底解决了村民吃水难和生活用水的安全问题;投资10余万元,安装了监控设备,对全村重要场所和出入村路口进行了24小时监控,提高了李村的治安防范能力,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安装了无线广播系统,35个播放点覆盖了村域全面积,亮化达到100%,95%的农户接通了宽带网络,李村村朝着小康村不断迈进。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乡村振兴梦想照进现实
现在的李村村是王具财同志用心血换来的,是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努力的结果。新形势下,王具财同志又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要以扩大村民就业,稳步增加集体和村民收入为目标,紧紧围绕农村城镇化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助推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李村村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李村文化活动中心、村供销超市、村卫生所、体育健身广场、农贸交易市场等,目前已竣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达到了100%;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村民福利覆盖面有人口福利,60岁以上老人福利,军、烈、残福利,老干部照顾等,80%家庭购买了轿车,人居环境有了大的改变,从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消费水平就能看出李村的发展速度。
王具财同志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把集体利益与村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带领两委成员完成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21年坚持不懈的努力,21年勤勤恳恳的工作,换来了上级党委政府的表扬,换来了村民群众的赞扬,换来了李村村民的美好生活。他把心真正放在群众上,将李村村乡村振兴的梦想照进现实,把李村建设成为了一个山青、水秀、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农村……

(责任编辑:晋中发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