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晚上,一场以“讲好馆藏故事 传承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活动在位于汶川县水磨镇的阿坝师范学院内如期举行。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共汶川县委宣传部主办,汶川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承办,“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汶川县博物馆、汶川县文化馆、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汶川家国情怀教育培训有限公司协办。
“讲好文物的故事”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关键,活动通过讲述映秀震中纪念馆的文物馆藏故事,邀请文物故事的主人翁和创作者分享文物背后的故事,从大爱、重生、感恩、绽放四个篇章来诠释汶川人永远铭记党和政府的关怀,用故事、用歌声诠释着汶川精神、家国情怀,同时也为党送去汶川人民的生日祝福!

篇章一大爱
灾害无情,人间有情,大爱是给予汶川人希望的精神力量!
随着“映秀震中纪念馆”陈展出一张张邹凌同志抗震救灾现场图片,我们一起走进了邹凌的故事,2008年作为志愿者的他与汶川结缘,十余年来,他一直延续着他与渔子溪村的故事,将心中的大爱洒遍这一方土地。

汶川这片土地上汇聚了无数大爱,在祖国与我党的大爱与关照下,正大步向前,走向新时代!
少年强则中国强,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有梦在今朝!唱响《少年中国梦》,共期汶川新未来!
篇章二重生
从大爱中汲取精神力量,重生是汶川人绝处逢生的坚韧顽强!

“映秀震中纪念馆”馆藏文物——“映秀小学”板房复课校牌,则讲述着映秀小学震后复课、浴火重生的故事。
从故事中,我们感受坚持和坚守、坚韧和顽强的力量。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让我们用这种精神力量见证祖国的日新月异。
活动现场,一首精彩《共和国走向未来》歌舞表演,唱响了我们的心声!
篇章三感恩
滴水之恩,汇聚江河,感恩是汶川人对每一份帮助都没齿难忘。
“映秀震中纪念馆”里有两幅陈展图片:一幅展示的是被困125小时的蒋雨航被消防官兵救出的情景,一幅展示的是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场景。
如今故事中的主人翁蒋雨航、佘沙、赵勇,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示了汶川人的知恩感恩。今天,知恩感恩已经完全融入汶川人的精神血脉之中。

在大灾面前,有党的正确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感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正是因为有这种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才有汶川的新生。
在激情昂扬的《百年筑梦净土阿坝》歌曲中,展现着阿坝州的新貌,传递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篇章四绽放
生命之花,珍贵无比,绽放是汶川人用乐观坚强谱写的生命华章!

“映秀震中纪念馆”馆藏雕塑作品——“生命之花”,逝去的生命,它以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来呈现对生命的敬畏,在艺术家的精心创作中重新绽放,获得永生。
青春向党,时代向上!现场,韩晓玲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红色诗歌《青春中国》,用朗诵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和传播党史教育。
活动最后,一首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点燃了全场!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汶川用特殊的方式唱响感恩之歌、传承家国情怀、感恩祖国与党!
更加突出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打响了汶川首批天府旅游名县、首批川内研学实践区县称号,擦亮映秀震中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招牌,传递了宝贵的抗震救灾精神、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助力汶川红色研学更上一层楼!

汶川人知恩感恩,将永远铭记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以赤子的情怀、赤子的忠诚,来完成与祖国前世今生的约定,来完成与祖国的生死相依!
【刘垚/供稿 主办方供图】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