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在临潭县接续开展教育帮扶暨社会实践活动侧记
2022年01月23日   14:35 | 来源:中国发布网

  2022年1月21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临潭县教育帮扶暨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5个乡镇,10个村庄,7次座谈会,18个实践点,260个课时教育帮扶……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志愿者们的到来,点燃了村民的信念之火,照亮了学生的希望之光。


  

  志愿者们来张旗村报道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作为临潭县对口帮扶组长单位,省交通运输厅全力投入,面向临潭县扎实开展了交通、教育、人才、产业、党建、消费等多个重点领域的帮扶工作。在抓实疫情防控和安全保障工作的前提下,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甘肃临潭一行深入厅定点帮扶点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发挥自身专业能力和知识,全面推进教育帮扶工作,切实发挥好教育帮扶在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提升帮扶点教育教学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暑往寒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临潭教育帮扶暨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开展一年有余,志愿者们先后3次驻点在临潭一中进行支教活动并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实践,以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手留余香,接续教育帮扶


  教育帮扶活动自2021年1月开展以来,清华大学累计选派26名在校本科生、4名硕士研究生和2名博士研究生在临潭一中开展教育帮扶,同时先后有15名线上志愿者进行“云桥计划”专题辅导和素质讲座。


 

  课堂学生合影


  “参加教育帮扶的我如同一根火柴,偶尔在这片土地上亮了一下,虽然没过多久就熄灭了,但毕竟留下了光和热,传递知识的同时,我会给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向往,这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我会格外地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站在讲台上,清华大学工物系志愿者卢波为学子们讲述在清华园的故事,给学生们加油鼓劲、答疑解惑。他曾先后两次来到临潭一中进班开展教学实践。


  清华大学法学院志愿者李慧娴在日记中写道:“由于面对的是初三、高三的毕业班同学,所以深感责任重大,相应的压力也随之而至。每天的日程满满当当,从晚上的查找资料、做PPT备课,到白天站讲台讲课,还有每天晚自习两三个小时的答疑”。


  1月13日和16日,支队分别在临潭一中和西南沟小学举行了励志演讲活动。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靳增晖同学从自己成长经历谈起,分享了自己在学习上的心得与方法,从走出农村,到走出县城,再到考入清华大学,用自己的行为向大家展示“自强”的意义,鼓舞高三的同学们扎根基础,把握当下,敢于坚持,“自强成就卓越”。


  “这些话写了很久,都没敢送给你们,所以有些烂了”,在教育帮扶的最后一天,临潭一中的学子们给志愿者送了不少手写信。临潭一中初三一班的徐淑琴同学写到“感谢清华的学长学姐千里迢迢而来,在你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我会坚定自己的梦想,为自己向往的生活不断努力”。


  正如临潭一中副校长冯大海所讲:“教育帮扶工作就是把火点燃,点燃学生对外界的渴望,激发他们学习的内生动力”。暑往寒来,一年多时间教育帮扶活动的开展,志愿者们在专题辅导、素质讲座、教育现状调研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教育帮扶活动线下举办3次,线上开展35次,累计教育帮扶课时超800小时。并通过家访、公益宣传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引导学生们将自身理想与祖国社会发展融合起来。


 

  志愿者与师生合影


  心有笃守,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甘肃临潭支队到临潭县新城镇、王旗镇等地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问卷访谈等形式,深入新城镇东南沟村、丁家山村、张旗村、口子下村、哈尕滩村、南门河村和王旗镇上沟门村、大沟门村、陈庄村、龙元山村等地,就传统建筑保护、产业发展、交通出行保障、乡村环境治理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共同探索这片土地上的旧貌新颜。


  冬日的洮州卫城,古城墙蜿蜒蛇行,苫子房错落有致,烽火台和古城门点缀其间,在夕阳的映射下,斗拱光影迷人,美不胜收。1月10日,初到临潭的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马曙晖,刚步入新城,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憾:“这些洮州建筑非常美,风格特别,我特别佩服临潭人民的木构建筑智慧,接下来的十几天,我将认真学习研究当地的传统建筑和建筑文化,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新式洮州建筑改良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我们是来参加社会实践的清华大学志愿者,我们来给村子里的孩子们免费辅导功课,了解村里发展情况,进行乡村调研。”村民姚大爷走近了,张家大婶带着小孙子跟过来了,听到热闹的邻居开门出来了……1月15日,临潭县新城镇东南沟村迎来了十三名的特殊访客,他们是清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的教育帮扶暨社会实践队。他们敲开老百姓家门做问卷调查,精准掌握当地村民需求;走进留守儿童家中,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业辅导计划;探寻当地丰富文化资源,从生态农庄开发的角度重新规划设计……


  支队成员在东南沟村周边的山林田埂间穿行,用脚步丈量梦想,用行动诠释信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磨砺品格、砥砺担当。通过入户调研、村民访谈和实地测绘等方式,深入了解东南沟村农户就业、土地、住房、乡村建设、城乡关系、文化习俗以及村民的日常生活、网络生活、健康养老等情况。


  籍贯湖南长沙的清华大学水利系的邬丰骏说,在省交通运输厅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我们根据航拍或卫星图片先对每户人家进行编号,再随机抽样,问卷内容,包括怎么和村民聊天,调查前都要精心设计好。围绕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人居环境和组织建设五个方面,力行实践。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收集大量基础数据为当地产业发展、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撰写多份有关传统建筑保护发扬、中草药产业基地打造、生态农庄设计等报告并提出政策建议,和驻村帮扶工作队一起为乡村振兴事业汇集青年智慧,注入青春之力。


  在洮州卫城听千古声扬,在洮水河畔踩粼粼细浪。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同学发挥专业特长和科研能力优势,分交通组、建筑组、教育组、产业组进行了实践调研活动,于走访入户中实地探访寻找山区乡村振兴新思想,于产业园合作社参观学习中探寻当地集体经济新道路。


  来自贵州遵义的清华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大二学生王芳倩说到,来到临潭参与教育帮扶和社会实践活动,她的内心深受鼓舞。“在几天的实践调研中,我见证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基层工作者坚定地落实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目标和使命”。


  “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思路,“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模式,“就业在门口”的帮扶车间,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志愿者们在走访调研中,感受到了临潭县委县政府和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帮扶工作队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各方面工作中的真抓实干,大家被农村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所触动。


  1月20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甘肃临潭教育帮扶暨社会实践支队的同学和厅帮扶临潭县工作组齐聚临潭县统办楼三楼会议室,和临潭县委组织部围绕教育帮扶和实践成果进行了成果交流。传统生土材料、建筑风格特点和聚落分析,学科知识拓展和基于显著性检验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Topsis”综合评价模型的各乡镇居民出行调研……志愿者们围绕乡村振兴建言献策,“不成熟的小建议”也是帮扶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需要直面的问题。


  放飞理想,知识激活磅礴力量


  省交通运输厅帮扶临潭县工作组把高校的教学科研优势和学生的新鲜力量有效统合,更好的融入乡村振兴中,真正服务好乡村发展。一年多来,先后有36名清华学子像勤劳的蜜蜂一样,在山野小村采风、调研、传播“花粉”,形成超过10万字的实践成果。志愿者们用心感受乡村振兴的有效经验,用行动担当思想启迪的重任,在这里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带来了梦想的光芒,点燃了孩子们的激情,也留下了奋进的脚步。


  支队队长张一杰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甘肃人,能和同学们在家乡一起调研,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我是清华大学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很荣幸能参加这次实践活动,我一定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家乡的发展多提‘金点子’,为家乡的振兴多献一份力”。


  从清华园到古洮州,心之所向,万里如邻。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和老师,清华志愿者们针对临潭县的学生、老师和家庭进行了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就临潭县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调研报告制定了接续教育帮扶和社会实践方案。春风化雨传递知识、关爱和希望,潜移默化之间,很多一中学生都逐渐培养起了理性思考和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


  清华“大师兄”马彦军的乡村梦想


  这次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临潭教育帮扶暨社会实践活动的发起人和联络员正是这些志愿者的“大师兄”,清华大学2019届校友、东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帮扶工作队队员马彦军。在东南沟村,支队同学与他座谈交流。马彦军回顾了自己毕业后反哺家乡、扎根基层的心路历程,并结合近一年多在基层工作的思考体会与同学们交流自己对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思考,与同学们深入探讨理想信念与职业选择,鼓励更多清华学子选择甘肃,扎根基层,勇于拼搏奉献,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让青春在磨砺中绽放光芒。


 

  马严军与学生交流


  马彦军说,“能参与到东南沟村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虽步履艰辛但深感三生有幸,这将是我人生中最愉快、最难忘的一段经历,也是最宝贵、最值得珍藏的一段回忆”。


  无数同他一样的帮扶干部和选调生在基层谱写他们青春的华美乐章,将自身命运同农村地区紧紧拴在一起,让个人的成长和基层的发展能够同频共振,农村地区也因他们变得更加美丽年轻、充满希望。(图文/马严军)


供稿:省交通运输厅乡村振兴办


(责任编辑:周建设)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