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人社30条措施贯彻落实省人社厅服务疫情防控部署和市政府“5331”目标要求
2021年11月11日   19:24 | 来源:中国发布网
  近日,甘肃省定西市人社局制定下发《关于贯彻落实省人社厅〈关于迅速落实服务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十条措施的通知〉的实施方案》,结合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和政务服务等工作职责,采取30条具体措施贯彻落实省人社厅服务疫情防控部署和市政府“5331”(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任务要求)目标要求,积极主动服务全市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大局。
  
  “三个明确”开发300个临时性城镇公益性岗位增强防控力量。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通过明确岗位设置、明确安置对象、明确补贴标准等3条措施,共开发300个临时性城镇公益性岗位,从事防疫消杀、巡查值守、保洁环卫等与疫情防控有关的工作,补贴期限不超过6个月,为服务全市疫情防控大局增添人社力量。同时,对已申请城镇公益性岗位暂未上岗的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退役军人、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等纳入临时性城镇公益性岗位选聘。
  
  “三项补贴”政策落实劳动力转移就业补助。通过全面落实脱贫劳动力输转就业奖补政策、加快兑现东西部劳务协作补助补贴政策、积极落实东部援建新建乡村就业工厂(车间)稳岗补贴优惠政策等3项补贴,确保劳动力转移就业补助发放到位。对跨省转移就业的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帮扶对象)一次性安排600元交通补助。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有组织输转脱贫劳动力到企业实现稳定就业,签订并实际履行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每人2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对在青岛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定西籍农村劳动力,给予1000元一次性交通生活补助;对在青岛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脱贫劳动力和边缘易致贫劳动力给予1000元稳岗补贴,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再给予1000元稳岗补贴,最高不超过2000元。青岛市帮助定西籍脱贫劳动力和边缘易致贫劳动力在甘肃省内就近就地、第三地(除甘肃省和青岛市以外)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分别给予每人300元、600元一次性交通费补贴。对组织农村劳动力在青岛市企业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组织脱贫劳动力和边缘易致贫劳动力在省内就近就地、第三地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人力资源机构,按每人2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职业介绍补贴。积极落实东部援建、新建乡村就业工厂(车间)稳岗补贴,所需经费在东西协作援助资金中列支,资金不足的由各县区自筹。
  
  “三类资金”积极帮扶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青年创业。通过落实就业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等3类资金,积极帮扶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青年创业。进一步加大就业见习岗位开发力度,按照不超过当年全市200名就业见习任务的50%增加就业见习岗位,并按标准落实就业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实行告知承诺制,向作出承诺符合发放条件的困难毕业生提前发放1000元求职创业补贴,资料原件待疫情缓解后再申报审核。继续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政策,不受当年任务指标限制,通过人社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新闻媒介等载体持续加大创贷政策宣传,建立人社、财政、担保机构、银行间的有效沟通机制,为符合条件的青年创业群体提供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加大“以工代训”实施力度鼓励企业吸纳就业。进一步提高“以工代训”补贴标准,在2021年10月至12月期间,“以工代训”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补贴期限不超过3个月。
  
  线上培训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及时将人社部公布的54家线上培训平台纳入全市“两目录一系统”,疫情期间将线下集中授课全部转为线上培训,并按规定给予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三个主动”全面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通过主动数据比对全面梳理符合享受政策的企业、主动采取“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主动优化办理流程等3条措施,对参保企业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6%的控制目标、30人(含)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人数不高于参保职工总数20%的,大型企业按本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标准顶格返还,中小微企业按60%标准顶格返还,确保政策宣传到位、执行到位、兑现到位。
  
  “两条举措”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待遇。通过继续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社保中心主动推送政策等2条举措,采取网上申领、网上办理、社银发放的方式,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按月发放不超过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失业补助金标准按照当地失业保险金的80%确定,确保失业保险待遇应发尽发、应保尽保。对参保不满1年的失业农民工,参照参保地城市低保标准,按月发放3个月的临时生活补助。
  
  “七个方面”深入落实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关爱政策。通过落实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补助津贴、提高抗疫一线医疗机构年度考核优秀比例、优先申报评审职称、突出抗疫业绩、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疫情防控经历可视同一年基层工作经历、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疫情防控经历视同完成当年继续教育学时学分、开辟工伤认定快速通道等7个方面举措,深入落实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关爱政策。对抗疫一线医务人员,按照现行政策规定,落实好临时性工作补助、卫生防疫津贴、增加带薪休假时间。对抗疫一线的医疗机构,年度考核优秀比例可根据实际提高5%;对疫情防控中受到市委、市政府及以上表彰的职工,直接评定为优秀等次,不占单位评优名额。参加疫情防控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经认定后,参加职称评审时用人单位不受本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优先推荐申报,优先评审。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经认定后,参加职称评审时对论文不作硬性要求,疫情防控中的临床救治情况、病案病例、治疗方案等均可作为成果申报参加高级职称评审。新冠肺炎疫情抗疫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经认定后,参加疫情防控经历可视同一年基层工作经历。新冠肺炎疫情抗疫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经认定后,参加疫情防控视同完成当年继续教育学时学分。在工伤认定工作中,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当事双方无争议的事故,在受理并确认申请材料齐全后,开辟工伤认定快速通道,尽快做出认定结论,及时落实工伤职工依法应享受的各项工伤保险待遇。
  
  “两个渠道”坚决落实好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通过做好疫情防控中的劳动关系稳定和职工工资支付工作、大力推行不见面信访投诉等2个渠道,坚决落实好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停工停产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可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职工生活费。及时公布市、县区两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电话,引导广大劳动者通过拨打投诉举报电话,利用全国、甘肃省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信件、微信等多种非现场方式反映相关诉求。
  
  “五项服务”全面推行人社服务“不见面”办理。通过提供不间断人社服务、畅通失业保险线上申领渠道、就业失业登记和就业创业证全程网办、人事档案转递业务“不见面”办理、12333人社服务热线延时间增席位等5项服务,全面推行人社服务“不见面”办理。疫情期间,定西市12333人社服务人工坐席时间从18点延长至22点,增加5名人工坐席,白天坐席数由原来的3人增加到4人,晚上保留2名人工坐席。(王辰 后斌杰)
  
供稿:王   辰
责编:周建设
审核:周   鑫

 
(责任编辑:周建设)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