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声讯(周建设 孙华强 孙伟林 孛金鹏/摄)为切实贯彻落实省、市、县“强担当、除隐患、防事故、保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行动部署会议精神和各级领导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甘肃省通渭县强化工作措施,全力筑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网络,构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第一道防线,激活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末梢神经,切实做好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

一、坚持党政齐抓,着力在建全机制、强化保障上下功夫。为迅速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视频会议和市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夏季交通安全集中整治行动部署会议精神,7月28日,通渭县召 开2021年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暨暑期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会议。8月1日,通渭县公安局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余建副省长在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视频调度强化部署会上的讲话精神,县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和县公安局分别印发了《“强担当、除隐患、防事故、保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工作方案》8月3日,通渭县公安局召开全县公安机关“强担当、除隐患、防事故、保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工作部署会议,安排部署集中整治工作。同时,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先后4次对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进行了督促检查,确保了各项工作得到 有效落实。

二、坚持协同共建,着力在精细管理、创新模式上下功夫。以乡镇“两站两员” 建设为切入点,以警保合作为抓手, 着力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一是创新劝导模式。按照“政府管理、保险参与、安全共治、协同管理、 全民共享”的原则。积极打造交通安全劝导站一站多能、一员多职、功能多元、节俭高效的“警保联动”合作新模式。 一方面充分利用公路沿线小卖部,建成小卖部劝导模式,解决了资源不足、无人坚守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公益性岗位,建成公益性岗位劝导模式,打破了劝导员由村干部兼职、队伍不稳定的问题。人员上,将农村道路交通“两员” 和保险公司业务员合二为一,并由保险公司支付适当绩效补贴。县交委办每半年进行一次集中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开展劝导工作。场所上,由人保公司投入资金,统一配置反光背心、扩音器、安全头盔等设备,统一制作站牌、门牌、 宣传栏、工作职责和制度版面,达到有办公场所、有管理人员、有工作制度、有宣传版面、有专用设备、有资料台账的 “六有标准”。信息上,建立机动车、驾驶员、宣传教育、隐患排查、违法劝导、工作日志等八类工作台账,做到车账相符、人账相符、事账相符。警保双方实时进行数据交换,定期开展会商研判,共同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实现合作共赢效果。二是创新宣传载体。采取“小卡片提醒、大喇叭广播、两微一抖互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 展交通安全宣传,集中曝光交通事故和典型违法案例,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法治意识、规则意识,涌现出了一批宣传能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三、坚持专兼结合,着力在协同作战、联动执法上下功夫。推行“党政同责、政府主导、源头管控、综合治理、社会参与、标本兼治”模式,警民联动,协同作战,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一是除隐患。充分发挥劝导员熟悉农村情 况、联系群众紧密的独特优势,在农村交通路口车辆行人必经之地,严格落实“七必上、五必查、四必问、五必劝”工作要求,及时排查、纠正和劝止无牌无证、农用车违法载人等交通安全隐患或违法行为,也涌现出了一批被群众称为“ 不穿制服的交通警察”的优秀劝导员。二是查违章。针对劝导员无执法权的实际,探索建立乡镇交警中队、交管站和劝导站联勤联动机制,联动开展违法查纠、劝导、宣传等工作。同时,落实举报奖励政策,对农用车违法载人、客车超员等行为被劝导员举报后,按照每查实违载或超员1人给予劝导员100元奖励,切实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责任编辑: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