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庙——甘肃天水伏羲庙
2021年06月19日   08:50 | 来源:中国发布网
  黄河之声讯(周建设 闫鹏飞)甘肃省天水伏羲庙又名“太昊宫”,是一座专门祭祀中华民族伟大的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明清宗庙建筑群。现存建筑建于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总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祭祀伏羲氏的庙宇。伏羲创八卦,奠定易学基础;造书契,创造文字雏形;结网罟,发展渔猎生产;制嫁娶,确定婚姻礼制。肇启了中华文明,被称为“龙祖”,历史上一直位列三皇之首,天水伏羲庙又被人们尊称为“中华第一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伏羲庙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四进六院,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宫廷式建筑格局。主体建筑先天殿内现存明代伏羲泥塑彩绘巨像,身高三米,手托先天八卦盘,威仪古朴,俨然一位古代圣者的形象。殿内天花彩绘河图居中的先天八卦和六十四卦方位图,在国内古建筑中绝无仅有。太极殿尽间明代木质窗棂透雕团龙、团凤,雕刻精湛,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木雕艺术的精品。

 
  伏羲庙内有64株古柏,以64卦方位栽植,另有千年槐树一株。老树参天,柏影掩映,鸟雀翔集,情趣盎然。
  
  天水伏羲庙是伏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研究、展示、传承伏羲文化、龙文化、易学文化的中心。今天,伏羲庙已成为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和探寻中华先祖圣迹的著名旅游景区。
  


 
  天水伏羲庙每年举办三次大的祭祀伏羲活动,即正月十六日前后以民间祭祀活动为主的春祭传统庙会,6月22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其他部委主办的公祭伏羲大典,以及农历七月十九日秋祭伏羲活动。天水太昊伏羲祭典因其源远流长、影响范围广、祭祀规模大而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以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
 
(责任编辑:周建设)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