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是知足者常乐,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如此洒脱自如呢?不过在我看来,乐与不乐,完全在于自己的心态。前几年我与中国发布网周建设先生甘肃一行,就应了知足常乐、烦也当乐的箴言。原来是准备坐飞机到兰州,或者乘高铁到西安转车,临行前却决定改乘陇海线火车,由广州到兰州的K277次列车,应该算是“州际铁路”了。

按国家颁布的标准,K字头为快车的标志,谁料坐上车后,列车员预报到达目的地时间,竟然晚点将近四个小时,比慢车还慢了。怨怼吗?肯定会有怨气的,可是怨怼又有什么用呢?静下心来想一想,晚点也是有益处的。设若凌晨六点钟准时到站,又怎么能欣赏到甘肃沿途美丽的自然风光呢?一分为二,福祸相依,还是知足常乐一会儿吧。

我不知道是不是洮砚大王赵成德老总给我们带来的福气,反正这一次的行程有许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是从河东到陇西,都是沿黄河流域的地方,而产洮砚的洮河与产澄泥砚的汾河,分别为黄河的主要支流,都可以归纳为母亲的怀抱,当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辈分了。再说我们两地岷县的岷山,盐湖的盐池,山水之韵相连,若不是一个砚文化的缘分,哪来的这么多相似与相近的东西,我们又为何不知足而常乐呢?

下的火车后,有当地一位著名军旅作家,曾任县委常委、县武装部政委一职,后做师范学校党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孙建军先生接侍,也应算是有缘千里相会。缘在于他和我、周建设三人名字,都有一个建字在其中。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建行天下,厚德载物”的微信朋友圈,希望结缘天下名字中有“建”字的同道者,不也乐在其中吗?
沿途风景如画,蓝天白云,绿树雪山,山头旧时的堡子残影,路边高速进展的桥墩,描摹出西北地区发展的蓝图。孙先生军人出身,也是文化世家,祖上在岷县曾是大户人家,岳父也做过县文化馆长,是个老革命。孙先生肚里有货,嘴上有品,一路走来如数家珍,未到其境,对当地风俗已经是心有所知了。
到了岷县,已是午时三刻,赵成德老总亲躬路旁。第一印象看去,亿万富翁老板形象不足,更像是一位执着虔诚的跋涉者。赵总热情实在,没有花言巧语,也不强人所难。中午吃饭时,我说不喝酒,他也不劝酒;我说饭菜简单一些,他便随我意愿。如此众人皆乐,乐在心心相通,便少去了许多客套之烦。
下午与赵总座谈,才发现他是一位传奇色彩极浓郁的人物。洮砚是全国四大名砚之一,也是西北地区的著名产品,然而一个祖辈种地的农民子弟,能将千年古砚传承得如此风生水起,其间的酸甜苦辣味道,岂是我辈所能体会得到的。赵总为人朴实,晚饭也安排得相当温馨,一只当地美味仇氏家烧鸡,山东大饼夹葱蘸酱,一坛鸡丝水饺,一锅牛肉老骨头汤。

说好的不去饭店,宴席就设在办公室里,茶几便成了餐桌,满荡荡很是丰盛,扑鼻的香味充盈房间,这顿晚餐可谓是大快朵颐了。临别时,赵总送我们洮石制作的小件,石质为“紫袍玉带”,一只脚的造型上面,伏着一只待飞的知了,取“知足常乐”意。整个造型活灵活现,维妙维肖,即刻随手把玩起来。也许这种充满禅意的知足,才是浸入骨子里的乐。

作者简介:冯建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醉心文化,热恋故土。一个自知无为却要为之的痴人,曾做文案,如今闲客。平生略喜孤独,能涂两笔草鸦,有二十几本残书问世,约500万余俗言。最心仪者《千年河东》,最尽力者《走遍河东》(13卷)。最受读者欢迎者《万世人极关云长》,最令乡人添堵者《祸起大河东》……道路还须前行,愿读者岁月静好。
(责任编辑: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