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工匠》第四季走进天府智能港 聚焦文商旅体黑科技
2025年09月29日   15:07 | 来源:发布网

  9月28日,《天府工匠》大型技能挑战融媒体节目第四季聚焦“文商旅体”领域的黑科技创新专场走进被誉为“滨湖明珠”的四川天府新区天府智能港,开启一场展现科技与匠心融合的探索对话。


1759129769145632.jpg


  走进天府智能港  水陆空有“机”融合挑战大场面


  作为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载体,四川天府新区天府智能港以“滨湖明珠,翼展未来”为发展愿景,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成都“三城三都”建设和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和创新实践。本场录制通过四个极具代表性的挑战项目,生动展现了智能科技在文旅体验、商业服务、体育赛事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彰显了成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坚定步伐。


  在《“机”智过关》挑战中,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产研中心负责人曾奇,携其团队研发的“越凡路宝”智能配送机器人登场。《“机”智过关》考验挑战者在复杂环境下的算法优化能力和系统集成技艺。机器人需在没有卫星定位的信号条件下,借助激光雷达实现精准定位,自主完成乘梯、避障、取物等系列任务。特别是在面对15度爬坡、浅水坑、移动障碍等复杂场景时,需要展现卓越的环境感知算法设计以及动态路径规划能力,充分展现服务机器人在文商旅体场景中的实用潜力和技术高度。


1759129581321244.jpg


  第二个挑战项目《海底捞月》由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售前技术工程师陈哲轩完成。该项目重点考验挑战者的跨领域理解能力和精准操作技艺。在有限时间内,陈哲轩通过三位文旅手艺人的抽象提示,理解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涵,并操作水下机器人完成精准打捞任务。任务为游客容易落水的三件物品,包含手机、墨镜、钥匙串等,这一过程,既是机器人操控技术的创新展示,也是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的生动诠释。


  《火眼金睛》环节,四川北斗云联科技有限公司算法模型开发负责人冉茂军临场受命,需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智能监控系统的部署与调试。面对密集人流、口罩遮挡等复杂干扰,挑战者在十五分钟内高效完成系统部署及多场景算法适配,实现了精准的人流统计、身份识别与危险行为监测,凸显出边缘计算与实时数据处理在提升景区管理效能与游客安全保障中的关键作用,更全面检验了挑战者的系统集成能力和算法优化技艺。


  压轴登场的挑战项目《扶摇直上》将录制推向高潮。在成都市高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顾爽与市场总监席先映的带领下,公司团队以300架无人机为限,在120分钟内完成以“扶摇直上”为主题的编队表演编程。在资源受限的条件下,团队需凭借精妙的算法与路径规划,实现所有无人机在狭小的箱体内的有序起飞与精准回收。尤其是在箱式起降环节,挑战者卓越的集群控制技术和避障算法能力,将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呈现出一幅震撼视听的科技画卷。


1759129522595400.jpg


  铸就品牌辉煌  《天府工匠》共绘未来蓝图


  自2022年起,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与成都市总工会携手打造《天府工匠》大型技能挑战融媒体节目,以“优秀工匠”为核心,“技能挑战”为形态,通过“大型季播综艺节目+系列工匠短视频”的形式,实现了生产场景的舞台化、技能展示的艺术化。三年来,节目累计曝光量超25.2亿次,屡获省、市奖项和社会各界好评,更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国家广电总局优秀网络综艺节目,成为继《大国工匠》之后又一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匠垂类品牌IP。本次《天府工匠》第四季聚焦“文商旅体”领域的黑科技创新专场录制,不仅展现了成都文商旅体领域的科技实力与工匠精神,也为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消费场景提供了示范。未来,《天府工匠》将继续深入产业一线,讲好工匠故事,展现成都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创新实践,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注入持续动力。


  文:田建强


(责任编辑:王灿)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