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岗说武术】元旦寄语:对中国武术应多一些敬畏与温情
2020年12月31日   21:03 | 来源:中国发布网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传承千年具有很厚的民众基础,同时其文化也存在种种神秘性、民间性和不可度量性的特质。近年来,一部手机,一些自拍视频,每个人都努力的找寻出名的15秒,恍惚进入了一个“人人皆可成明星”的流量时代,在利益的充斥下,一些人为了出名成为网红,无所不用其极。在此背景下,中国武术被恶搞的事件时有发生,并表现出连续不断的势头。从2012年自我标榜为太极大师的隔山打牛的推手视频,在网络上疯传开始,恶搞中国武术的网络事件就一刻也没有停止。之后的2017年关于格斗狂人的武林打假更是将中国武术的自媒体舆论传播推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后来被称之为“徐雷约架”的事件,再一次将中国武术推上了媒体舆论的风口浪尖。徐雷约架的视频更是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资。也正是在这样的舆论渲染下,国家武术行政主管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武术搏击类赛事办赛和参赛相关事宜的函》《关于加强行业自律弘扬武术文化的倡议书》的管理和倡议性文件。但作为社会文化形态存在的中国武术,习练人群的角色归属是复杂多元的,管理部门的相关文件并不能达到制约性的“全覆盖”,一些社会个体行为总是再试着突破制度的底线。近来网络传播和影响巨大的“马大师”事件,就是这种社会个体行为的再一次丑陋的表演。其“闪电五连鞭”“30秒被ko”等无底线异化中国武术的行为,尤其是“年轻人不讲武德”“耗子尾汁”“来骗,来偷袭”等马氏语言,变成了青少年的“网络时尚语”,成为网络热梗,表面看是在恶搞中国武术,其深层危害是在毁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王岗教授
 
  几年来恶搞中国武术的事件频繁上演,对于中国武术而言无疑是一种灾难。不论他们是否是一个真正的武术技术和文化的携带者和执着者,但一味地利用武术来实现自己那些难以告人的私欲和利益,今天看来都应该是受到社会和民众抵拒和唾弃的。因为,他们的传播行径已经极大地影响到中国武术在民众和青少年心目中的文化价值、作用和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而言,这些已经不是一个人武术修为高低好坏的问题,而成为了极大地伤害中国武术几千年累积下来美誉的毁灭性行径。
 
  尽管,这些人的行为已经受到社会民众的嘲讽并引起受众的唾弃。但他们并不以此为耻,而仍采用欺骗的花法行走在自媒体的江湖。以至于马保国事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武术在国内的传播和传承。11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痛批了“马保国闹剧”,严厉的批评这种无底线的“审丑狂欢”。但是,当我们为真理批判谬误而拍手叫好之时,更要反思:对于中国武术的尊严,应该如何维护?
 
  中国武术传袭千年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与价值属性,共同构成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博大精深”使得武术浓郁而厚重,深奥而精微,但,“博大精深”又往往成了某些“假大师”、“伪神功”盗用的理论基石。对此有学者解释说,在传统文化开始受到更多关注的今天,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人其实并不多。所以传统文化往往成了“假大师”忽悠或糊弄普通练习者的资本了,变成了他们自我包装的“外衣”。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说:“过去对传统的国粹的东西了解的不多,就使得一些人有机可乘,打着‘国粹’的旗号来显示自己的神通,或者夸大宣传,认为可以适用于任何方面,这样其实就是导入一个误区……。”所以针对此现象,我们认为中国武术管理部门应加大中国武术文化的宣传与普及,使普通民众对中国武术文化建立科学的、正确的认知观,从根本上杜绝“假大师”、“伪神功”滋生的温床;同时,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一些违规不违法、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不同层次武术习练群体的行为,应准确找到监管实体,进行全覆盖的规范管理。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是国粹中的国粹。它与艺术勾连,它与戏曲牵手,它与书法同源,教育教化价值和功能陪伴着它成长,安全健康价值和功能助推它旺盛,文化意蕴深邃强化了它的生命力量。动静起落间它展示着音符的魅力,举手投足间展示君子风范,收放自如间蕴含着人的品行。然而,在当下自以为文明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却常常听到“打、打、打”的中国武术咆哮。这显然是与中国武术的本源力量、价值意义完全背道而驰。诚然,武术具有保护生命安全的价值和功能,但这一功能的存在是建立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前提下,而不是“蛮横”和“无奈”的“一切皆可打”的代表。那种只讲“打打打”的人,尽管有其自身的用意和目的,但时下文明社会环境下的武术之功能和价值,更应该指向的是“武以化人”“武以为人”的价值弘扬。


王岗教授在指导博士生
 
  “学武以能打,学武以能够打胜”,在我看来那是一些人的追求,今天看来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这一点就如同书法被涂鸦一样,那是个人兴趣和表演。但如果仅仅把习武看做是一件获得“能打”和“能够打胜”的路径,那就成了一件蹂躏中国武术的行为。甚至是在一些公共平台上,大众媒体上大肆宣传此类行为,应该说更是有失公允和极其不妥的“勾当”。这种行为是对中国武术无知、无识的表现,是对中国武术不敬、不礼的行为,是对中国武术历史的不负责任,是对中国武术文化的肆意践踏。更是对广大青少年习武目的的颠覆性误导。中国武术不是以“打”和“战胜”为唯一目的的身体行为运动,尽管今天演变而来的现代竞技武术对抗“散打”和“推手”,在某种情境下具有“打”和“战胜”的意义蕴含,但那是建立在“竞技体育竞赛原则”上的“比赛”。这种以结果为评价标准的竞赛,其真实在我看来它还不是所谓的“打”和“战胜”,而是一种竞技性“比赛”。在这里我们必须强调“比赛”不是“打打打”,更不是乡野赤手空拳的“约架”之“打”。
 
  时下所谓的网红之“能打”、“能打胜”的行为,在我看来那是一些人被商业蛊惑的行经,是猎奇上位的伎俩。还是那句我曾经多次说过的话:中国武术是一种“用”的技术,这种用的技术,是在你生命受到威胁,财产受到掠夺的时候,可以自然迸发出的“打”的技术。不要再贬评中国武术的“不能打”,那是你没有见过和感受过中国武术“打”的威力和“打”的震撼。这只能说明你对中国武术的了解还少的可怜,还懂得的太少。也许你看到和学到的中国武术还很肤浅,还不真实。
 
  因为,乡土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武术,尽管是从“人与动物、人与人”的生命保障的搏击格斗实用中产生,但它的进化和发展却是在“安逸”的乡土社会文明化进程中得以提升的。这种提升就是将“野蛮”“血腥”的“打打杀杀”之技术,化为了一种“有打杀”之意,却“不打杀”的身体文化。将“打杀”之技法和用法,隐藏在了身体行为的“优雅之中”,成就了中国人将“打杀”之野蛮的身体行为,完美进化为了一种“文化比技术更重要”的文化形态-----中国武术。所以,让武术不要再去“喊打”了,要让中国武术回归到文化的本源中来。让我们对中国武术的思考多一些“文化”意义,少一些“格斗”价值上的评估。今天看来,我们还需加大和强化对中国武术的真理挖掘和宣传普及力度。让社会大众能更好地认知中国武术。同时,也应该对社会上那些恶搞中国武术的“人”和“事”,采取引导、制裁的措施和手段,并以极大的胆识和决心治理好中国武术所生存的环境,还中国武术生存所必须的晴朗天空和青山绿水。
 
  在这里,我还是要强调:“打”和“战胜”不是中国武术的核心要义所指。“习武练拳”是在孙子思想“修道而保法”的意义统领下,所进行的一种维护和保障生命安全意义的“一种身体实践活动”。它讲打,它用打,但它更是一种助力个体身体强壮的方法和手段,更是一种助力个体成长教育与教化的方式与途径。它的打、它的用是受限的“打”和“用”。因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他所追求的“打”与“用”的最高境界。
 
  也因此,在我看来:苦练武术者不为“打”,研修武术者不讲“打”,终身无悔者不问“打”。“打”是武夫之举,“打”是野蛮之行。让中国武术陪伴左右,成为我们生活的内容,实现“助力人的成长,携手健康前行”的目标,才是中国武术文化新时代所应该标榜的优秀价值和功能所在。中国武术是一种“表面野蛮”,实为“中规中矩”,而内在更取向和追求“矜持儒雅”的君子文化。它之所以能够传播千年而不坠,意义着实应该在此。“喊打”的人一定不懂中国武术,“要打”的人一定是一介武夫。
 
  “传统”回答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终极哲学问题,它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是灿烂的,但是也是脆弱的。中国武术作为中华大地宝贵的传统民族文化的财富,理应受到民众的细心呵护,但武术界频现“假大师”,“武林绝学”,使武术一次一次背负伪科学的污名,致中国武术一次又一次的陷入“公地悲剧”,无不令国人心痛,世人愤慨。毋庸置疑,中国武术文化中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缺陷,也有落后时代的糟粕,但是,我们不能以一概全的全部否定它,应该以发展的眼光予以批判和扬弃。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对中国武术赋予新的解读和审视。因此,在此呼吁,中国武术中真正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大师”们,应敢于担当,肩负起“扶正祛邪”的重任,真实科学的解读中国武术,对社会中出现的伪科学,妖魔化中国武术的“怪现象”,应第一时间予以揭穿,给予权威的回应。毫不留情的剥去各类“假大师”和“跳梁小丑”们的伪装,让其“赤裸裸”的面对公众。“荡涤门内浊流,维护国粹尊严”应是中国武术人该肩负的民族使命。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人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载体,精神上要心存畏惧,行为上要严守规矩。因此上,我们提出在充满希望、机遇和挑战的2021年来临之际,唤起我们对中国武术多一些真实的传播路径、渠道和平台,多一些文化敬畏的心态,多一些文化捍卫的热爱,才应该是媒体人、武术人和社会大众应该秉承的态度,从大众开始,形成一个抵拒、拒绝用中国武术“碰瓷”的事件空间存在。
 
  作者:王岗,武汉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湖北楚天学者、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编辑部)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