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到,从四特品味江西的思“香”情
2022年08月25日   11:37 | 来源:中国发布网

  处暑节气到来,漫长的高温即将结束,我们也将在9月10日迎来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今年的中秋想必会受到相当多的期待,连续三天的假日舒缓了八月无节假日的繁重工作和生活,很多人都想借此机会适当放松一下自己,感受一下生活的轻松和惬意。


  那来到了江西,我们能够从哪些特产上体会到江西中秋的氛围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呢?既然说是中秋,那就少不了月饼。自殷、周时期的“太师饼”为月饼“始祖”发展到现在,月饼在汉族文化中产生了广式、潮式、晋式、京式、苏式五大流派和广晋京潮苏滇六大派别。而江西的月饼则以广式月饼为主,偏甜、重油。也产生了许多的本土品牌例如滕王阁月饼。除了月饼之外,还有冻米糕、糍粑等传统甜品也是江西的特产之一。


微信图片_20220825113546.jpg


  过中秋当然不止吃月饼,江西各地也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传统习俗。在南昌等地方除了吃月饼还要吃柚子,寓意“有子”;中秋宴上还要吃鹅;除了祭月之外还流传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风俗。在赣州赣县,居民们会用红砖、瓦片搭起一个直径2米,高3米的瓦塔,然后浇上油。在夜幕降临后,用火点燃瓦塔,火苗能窜到五米多高,居民们通过“烧瓦塔”的方式来度过欢乐的中秋夜晚。在宜春地区,则跳起了最具有传统特色的舞火龙和傩舞。当地流传着“舞火龙、避邪凶”,“舞火龙、日子红”的说法,表达着对风调雨顺、吉祥和谐、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傩舞祭月则是宜春地区祭月活动历史最悠久也最有特色的习俗。在九江湖口,家家户户做起了糍粑;在景德镇,十碗菜是中秋的特色宴;在上饶婺源,则有迎龙灯的传统习俗。


  尽管各地的风俗不同,但是总有一个共同的传统习俗便是赏月,并由此产生的家庭甚至是家族的晚宴。外出的游子赶回家中,忙碌奔波的生活在中秋驻歇,一家人团聚在饭桌上借由传统的习俗,来抚平现实中的遗憾或者感化家庭的温馨。这一餐家宴对于江西一个人口外流大省而言,可能是除去春节家宴之外最为重要的。


  在外奔波的游子回到家中,最怀念的莫过于家乡的味道。


  江西家乡的味道,大多都是辣的。火红的辣椒在江西人的锅里能与各种食材演出一场魔术,刺激着平淡生活的味蕾,而红色又在表达着对未来的一份热忱的期待。江西人总在奋斗,中秋的团聚把游荡的心与魂拉回到圆方的桌上,告诉着他们家庭是他们的落脚也是他们的目标。


微信图片_20220825113549.jpg


  江西家乡的味道,另一份是香的。江西的酒是很多游子最割舍不了的,尤其是四特酒。江西人更愿意把四特酒当做可以随时回味的江西味道。“整粒大米为原料,大曲面麸加酒糟,红褚条石垒酒窖,三型俱备犹不靠”是当年中国白酒专家们为四特酒定香型时留下的点评,在数日的苦思冥想后给四特酒留下了“特香型”白酒。四特酒在江西发轫至今已千年,是数十代江西酿酒人留下的味道。四特酒酿造用的米是鄱阳大米,红褚条石则是江西土壤的结晶,再加上奔腾不息、融入血脉的赣江水,一切都源于江西。


  家乡的味道是所有人对自己家乡的集体记忆,也造就了从土地上走出的人。对于江西人而言,四特酒的香是一触即发的开关,成就了江西特产酒的名号。它不但承载着江西,也代表着江西。如今江西人向其他人推介江西时,不免会带上四特酒以表明自己的地域文化和身份标识。像是四特酒赞助家喻户晓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美食为系带,牵引出全世界人对中国各地家乡味道的向往。作为省酒,四特酒更是频频出现,屡次亮相于国家、国际的展览会和商务活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江西园中,四特酒和江西园景共同描绘江西园林画卷;同年第二十届中国美食节暨第二届赣菜美食文化节中,四特酒和赣菜成了许多人共同的江西味觉记忆;在今年“进博会走进江西”活动中,四特十五年作为官方用酒,代表着江西品质和积极开放的态度。


  江西人过中秋时的家宴,我想酒香会是最为浓厚的。因为四特酒的香实在太浓郁,仿佛恨不得把家里发生的大小事情一并说出,把家里积蓄着的情感一并表达。古人赏月也一如今日,虽然城市灯火让月色暗淡,但如同余光中说的:“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四特酒在皓月当空和荡气回肠的中秋时是第三种绝景。(文/熊仕昊)

(责任编辑:徐昀超)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