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维谈艺术》当代美术大家批评——张立辰
2019年01月03日   16:43 | 来源:书法报·书画天地




艺术家简历:

  张立辰 号渔人、荷衣渔童。1939年出生,江苏沛县人。196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从学于潘天寿、陆维钊等名师。后就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李可染基金会学术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
 

  出版有《张立辰画集》三册、《张立辰画选》《张立辰小品集》《张立辰精品画辑》等。发表论文《中国画的笔墨结构》《不要动摇中国画的根本基础》《回顾与前瞻——中国画的教学》《博大精深造诣独特——对潘天寿先生艺术教学思想阐析》《略谈中国画笔墨的意义》等。曾获北京美术作品奖甲级奖、北京文艺创作荣誉奖、中央美术学院院奖及美国传记研究院“世界终身成就奖”。


张立辰的艺术瓶颈


乔 维
 

  张立辰先生被称为写意花鸟画的大家,但就当下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发展趋势来看,却很难归类到能够创造经典的先锋人物。
 

  张立辰先生的写意花鸟作品,从笔墨技法上看似精巧与熟练,但多数却流于平庸与炫技的状态。他的写意花鸟画虽有自己的情感,但缺少写意绘画艺术的宏观视野;有较深的技艺与传承,却少有写意墨趣上的创新和时代意识。针对张立辰先生绘画作品的评判,主流学家给予了很高的赞扬,称之在写意绘画艺术上有独特性和具备花鸟写意的饱满精神意识。这些学家的评论也许是站在普及绘画知识的角度而言的。张立辰先生的写意花鸟画沿袭着传统的路数,在作品中挥洒着自我的笔墨情感,初看有一定气场,但如果登上花鸟画的艺术高度来审视的话,与当代意境的要求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写意花鸟画聚集着画家全部的性情与修养,尤其在作品的时代感上,考验的主要是画家对自己作品笔墨的理解和驾驭能力,如果这一方面欠缺的话,很难定位成一个时代写意花鸟领域的代表人物。

  纵观张立辰先生写意花鸟画的代表作,不难发现其间的优劣与缺陷,以他的写意葫芦为例,无论从墨色还是线条上,都无法与近代吴昌硕齐白石相提并论。吴昌硕的葫芦以泼墨写叶为表现方法,用浓墨勾叶筋淡墨写葫芦,借以草隶之书入画缠藤,成就其作品中流动的生命符号。而齐白石的葫芦同样是泼墨写叶,但笔法简洁流畅,色墨浓淡适宜,多以酣畅淋漓的气势,使作品挥洒出气韵生机的气象。张立辰先生的葫芦题材作品,尽管传承了前人泼墨写叶的画法,但墨色略显干燥,缺失了自然的柔润感,尤其在勾线上因笔墨弱化而显得拘谨,使得画面整体布局失去了通畅的效果。再看他的“荷塘”系列作品,更难与明代的徐渭相比。徐渭在写意花鸟上的影响是无人可及的,他精草书擅诗文通戏曲,多以情感融入写意花鸟画的创作,画荷写草经常破笔一挥,任其浓淡干湿,狂草笔法入境,不求形似,多以神韵挥扬激情。而张立辰先生的“荷塘”系列,缺少的正是情绪化的意趣气象,从技法到精神状态,都是在平庸和流行的炫技层面,在线墨上依然摆脱不掉僵化的格局,难以达到淋漓舒畅的感染力、情与景融合的境界。
 

  随着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写意的特性取决于画家情趣和操守,以及对审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这让当下写意花鸟画创作难以达到理想的高度,甚至在整个中国写意绘画的领域都呈现出衰弱的状态。近年来,当代写意画家的创作出现了瓶颈,暴露的问题多数是作者在精神层面上的困惑,从而导致写意花鸟画境界普遍庸俗化的趋势,张立辰先生的创作同样面临此困境。从技法而言,写意画往往难于工笔画,一个缺少深厚功力的写意画家是很难把握艺术意趣界限的,如果创作时只限于技巧和笔法的层面,作品不仅会缺失必要的艺术实践与精神体验,画家原始的笔韵情怀和对时代精神的醒悟也会减少。因写意花鸟创作所要求具备的知识学养和不可忽略的写意笔墨暗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故画面结构与物象上都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一个人在认知上的水准决定着其写意画的高度。张立辰先生的写意花鸟看似意趣横生、笔法熟练,多数作品虽能表现出大写意风格,但还是缺少那种放逸不羁的笔墨气势。尽管张立辰先生主张写意立足传统和以笔墨来造型,但是读他的作品却有些重墨而轻文,很难看到其间的学养与人文品格。
 

  其实无论是写意花鸟绘画的意趣与境界,还是画家个性情感的抒发,都离不开人文情怀借助墨韵的表达,如果要把它归类到艺术的升华或超越,首先是看创作者的修养与审美穿透力。张立辰先生所欠缺的正是对审美的体悟,他在作品中所展现的个性情绪,以及穿梭在笔墨间的人文情结,因受笔墨至上的影响,难以拓展宏观的时代写意景象。从张立辰先生写意画的主题去解读,他在创作时,虽然希望表现的物象能与其生命状态密切相关,但却让人明显感受到流动的墨迹气韵不足。张立辰先生重墨轻文的创作态度制约着情感流泻,以技法取悦审美意念,从而远离了写意画至高的精神面貌。对于花鸟画创作者来说,艺术不仅仅是技艺的炫美,而是借笔墨释放情感,更是以物写意画象挥展出时代精神,以及一种彰显人文价值观的态度与表达。
 

  当下的艺术评论因学术与经济合流的原因,充斥到宣传媒介上的语境多为颂扬,很少见到有解剖式的深度点评,而学术界还没能形成一个标准的评判尺度,所以表扬词汇串联着专业术语,逐渐成为一种书画评论的八股文。因缺失了对艺术的评判标准,多数都是沿用着流行的赞美套话,而对张立辰等当代名家的作品内在的技艺解读几乎失声,在探究绘画艺术时往往被误导,这是在书画评论乱象中形成的一种病态。
 

  诚然,张立辰先生作为知名写意花鸟画家,应该有较强的文化自觉意识,但他重视写意的笔墨效果,强调以笔墨为造型基础,故作品中似乎未能表现出文化情感的重要性。所以让他自己的才学与想象力没能发挥到极致,作品不能展现出对时代情感的真切体悟。当下很多画家并不是缺少文化修为,而是太过于钟情笔墨技法,以至让炫技的画风风潮流行。这种炫技与精巧过度的创作技巧蔓延在作品中,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作者真实情感的表达,更难以达到写意画的最高境界。(作者:乔维/艺术评论学者)
 


张立辰 国画 《
月白风清



张立辰 国画《
雪夜



张立辰 国画 《

(责任编辑:中庸)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