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房焕新颜 村庄更宜居——陕西子洲县后湾村打造“宜居示范农房”小记
2023年12月19日   09:48 | 来源:榆林日报

  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脚泥,夜间一抹黑,四周一团乱。过去,在子洲县周家硷镇后湾村,村民总是这样形容当地的居住条件。如今,全村经过“宜居示范农房”试点项目建设后,短短一年时间,村庄景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湾村究竟是如何“改头换面的”?记者对此做了一番探访。


  村民旧居换“新房”


  从子洲县城出发,沿着307国道一路向西,进入后湾村后,一座座崭新的青灰色农居映入眼帘。


  后湾村背山朝阳,民居多是从村头到村尾一排连建,前后两排并列,整齐划一。据村党支部书记刘生虎介绍,原先大多数房屋或窑面老旧破败,或人离房弃,整体村容村貌落后不堪。今年,子洲县住建局把该村选作“宜居示范农房”试点进行改造后,转眼间,全村276户人家都像换了“新房”。


  走进村民刘生定的庭院,只见四孔窑整齐亮净,庭院宽敞利落,小菜园还被小石板路间隔分开,给安静的庭院增添了几许活力。


  “我家窑里窑外全都改造成新的了,改造完后总共花了20多万元,政府补贴2万多元。房子改造好了,住着比城里还舒适。”刘生定说。


  与刘生定家一样,后湾村的农房绝大多数都完成了改造。大家都想通过改造家园提升村容村貌。


  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让农村生态美起来、人居环境靓起来、文明程度高起来,让农民群众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美好生活。如今,这一美好愿望后湾村实现了。


  活用政策结硕果


  在子洲县住建局局长拓鑫看来,好政策就是要惠民生,但如何让好政策发挥出最佳效益,要靠政策施行者用心思考。


  在选择后湾村推行“宜居示范农房”试点前,县住建局就与村“两委”班子进行了深入广泛调研,并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制定了“一户一设计、一户一方案”,即以农户需求意愿为导向,按照“缺啥补啥、方便实用、现代宜居”的原则,统筹主房、辅房、院落等功能,优化农房室内功能布局,对现代厨房、卫生间、盥洗室、厕所、圈舍、电路等进行全方位改造,实现产居分离、寝居分离、人畜分离和净污分流,以适应农户现代生活需要。


  “在整村推进农房改造过程中,群众的意愿是第一位的,他们想要改造成什么,就按照他们的想法办,我们只是辅助,农户才是主人翁。”拓鑫说。


  如何体现主人翁?后湾村首要做法就是坚决摒弃“大包大揽,当工程保姆”,不指定任何第三方,凡农户所需的建筑材料、工匠等,均由农户自主选择,这既节省资金,实现资金利用最大化,又充分尊重了房屋所有人的改造意愿,还有效带动了农村工匠等劳动力就业,增加了群众收入。


  刘生虎是后湾村“宜居示范农房”试点项目的参与者、见证者,他深有感触地说,关键是用活了政策,给了群众充分自主权。


  “群众自愿自主改造自家农房,不仅大大减少了推行阻力,减少了利益纠纷,而且激发了乡亲们的投入热情。”刘生虎说。


  在项目完成后,县住建局根据房屋改造、新建面积、附属设施建设等不同情况,进行验收,合格后按照农户投入资金量给予补助,户均补助2.3万元,撬动社会投资1100万元。这一试点项目在子洲县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责任编辑:付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