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学校送温暖、校园防溺水知识宣传、农民实用科学种养殖培训......在榆林横山区,一大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可操作性强的民生类提案在当地政协委员的共同努力下被落实。
去年6月,有群众反映横山区部分区域存在车主私设挡车桩的问题,影响市民出行和市容市貌。横山区政协委员在了解相关情况后,提交了《关于拆除私设挡车桩、地锁、石墩的提案》。通过承办部门、提案委员、城区、乡镇群众的共同参与和监督办理,协商后的第二天城区私设的石墩地锁就全部被拆除,并未再反复。
横山区政协工作的高质高效,离不开区政协委员工作室“1+123”的履职新思路。据横山区政协提案和委员工作委主任韩蕊介绍,“1+123”思路是指开展一次服务群众的活动、提出一件有质量的提案、开展两次有分量的协商活动、反映三条有价值的社情民意。“根据新思路,我们做到工作开展有计划、工作成果有考核,保障了委员工作室的长效运行。”韩蕊说。
2022年4月,横山区政协认真谋划,结合横山实际制定了《横山区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方案》,在筹建中突出了界别、地域特色,探索打造了一批可示范、强引领的界别委员工作室。目前已筹建教育、农业、经济等8个界别委员工作室和法律、煤炭、商会等6个行业委员工作室。
工作室成立后,于去年5月选取委员们提出的《关于提高横山区教育质量的提案》为主席领衔督办重点提案。提案交办会后,横山区政协主席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提案办理推进会,了解办理瓶颈,积极推动教育基金筹措的决策与落实,筹得社会各界捐款3亿多元,为横山区提高教育质量注入了底气。
通过整合委员资源,委员工作室发挥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将委员个体的“点”和服务群众的“面”贯通起来。科技界别委员工作室走进社区进行法律知识宣传、走进城区小学关爱科技少年成长;农业界别委员工作室组织开展农民实用科学种养殖培训会,现场讲解示范果树修剪等技术;卫生界别委员工作室开展预防结核病知识宣传......
横山区政协教育界别委员李会廷表示,“委员工作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意愿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更快的传达给有关部门并得到重视,委员们能把更多以前觉得说不出的话、办不到的事在这里表达并解决,这是政协履职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