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榆阳区:在陕北民歌博物馆感受非遗文化的温度
2023年10月24日   09:47 | 来源:西部网

  “五谷里那个田苗子,数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就数那个兰花花好......”这是陕北民歌《兰花花》的歌词。在榆林市榆阳区,有一座“可以听的博物馆”——陕北民歌博物馆。在这里,参观者不仅可以了解陕北民歌的历史故事,还可以亲耳聆听艺术家们现场演唱的陕北民歌代表曲目,感受陕北地区非遗文化的温度。


  陕北民歌根植于民间、来源于民间,是反映黄土高原地理和社会历史变迁的陕北文化艺术。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非遗文化的传承教育与保护工作,2018年5月,陕北民歌博物馆正式开放,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以陕北文化为元素、以陕北民间音乐为主体,集民歌研究创作、培训交流、演艺推广、产品研发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


  为更好地传承与保护陕北民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政协榆林市榆阳区委员会选定陕北民歌博物馆作为政协文化界委员工作室,为文化界委员搭建互动交流学习的平台。据榆林市榆阳区政协委员、榆阳区纪念馆博物馆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薛晓红介绍,委员工作室的成立为文艺界委员近距离服务民众、反映社情民意、协商民主搭建平台。“在委员工作室,委员们可以一起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共同参与民歌保护与传承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薛晓红说。


  近年来,委员们围绕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文艺队伍建设等积极提出提案。高琳、米高扬委员所提《关于非遗文化陕北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薛晓红、曹缘委员所提《关于建立馆校委员会,实现博物馆资源与教育体系融合的建议》;田锋、黑如霞所提《关于加强陕北民歌人才培养扶持的建议》等提案,均得到了各相关部门的采纳,取得良好成效。


  根据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陕北民歌博物馆积极落实,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针,重视传承教育。一方面,博物馆着力发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中心的社会公众教育服务功能,为中小学生建立研学旅行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已接待研学团队超一千批次,研学人数6万余人。另一方面,博物馆每年在重要节日期间,走进社区、乡村、学校举办陕北民歌文艺展演活动。2021年在城区中小学校开展“陕北民歌进校园”活动,2022年联合文化馆、文工团共同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累计开展活动60余场次,受众师生达22万余人,真正让博物馆文化“活起来”。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通过委员工作室,把群众所盼与委员所能有机结合,推动榆阳区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发展,助力榆林文化事业取得新的突破。”薛晓红说。

(责任编辑:付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