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定边县杨井镇药材变“药财” 致富有“良方”
2023年10月18日   09:41 | 来源:定边融媒

  近年来,定边县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积极优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着力发展多元化、规模化产业格局,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中药材种植,为群众增收致富开出一剂致富“良方”。


  眼下,正是秦艽、黄芩、板蓝根等中药材成熟的时节,杨井镇杨井村中药材种植大户张海元正在整理刚采挖回来的新鲜秦艽。


  几年前,张海元和当地大多数村民一样,以种植玉米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后来,他无意中在杨井镇的一处山上发现了大量的野生秦艽,并尝试移栽了2亩,收益还不错。尝到甜头的张海元自此与中药材秦艽结下了不解之缘,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已发展到400多亩。


  杨井镇杨井村村民张海元:一亩坡地能卖个四五千块钱,平地卖个一万四五。


  定边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且有机质含量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为秦艽、黄芩等多种中草药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我县还专门制定实施中药材产业发展补助政策,按照每亩地补贴200元的方式鼓励农户种植,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及企业发展中药材产业的积极性。


  定边县五谷丰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崇珠:我办了个药材专业合作社,现在就是种了3年黄芩,流转到600亩土地,现在价格各方面涨价,一亩地起挖了以后就卖个8000元左右。


333.jpg


  规模化种植使得中药材种植户能够以更高效的方式生产中药材,科学的种植管理和技术手段应用,提高了中药材产量和质量,这不仅给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杨井镇阳湾村村民付润钦:我家就是这个当地的,农闲时间给这个老板打点工,挣点零花钱,这也比较方便。


222.jpg


  近年来,定边县锚定全县中药材资源优势,结合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按照多点试验、逐步推广、循序渐进的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把地域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开辟群众增收致富新途径。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种植秦艽、黄芩、柴胡、板蓝根等20余种中药材6.5万亩,亩均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实现了“药材”向“药财”的转变。


  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冯新军:下一步,定边县将进一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提高野生中药材保护,努力打造定边道地中药材品牌,并加大资金投入,精准发力,强化“一村一品”的建设力度。


(责任编辑:付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