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米脂高西沟村: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
2023年08月28日   09:26 | 来源:米脂发布

  梯田层层盘山头,高山松柏连成片,陡坡牧草绿油油,水库碧澈映青山。飞机上俯瞰下去,如今高西沟村的40座山峁、21道沟岔早已被滚滚绿波染尽,这里现有生态林2300亩、经济林1000亩,林草覆盖率达70%,已丝毫寻不见曾经《米脂县志》中记载的无人、无草、无树的黄土高原小山沟。


1.jpg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样板——高西沟村供图国家税务总局米脂县税务局


  大暑天的米脂县高西沟村,阳山上成片的苹果树错落有致,背山上松、柏、槐、榆、柠条连绵不断。阳光透过树梢,洒向经济合作社里正与农户问计问需的米脂县税务干部身上。


  “财务、物流、仓储等方面有没有什么困难?之前联系的销售渠道销量怎么样?合作社对外销售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涉税难题……”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米脂县税务局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对合作社进行精准标识,立足“村集体+企业+农户”发展模式,梳理出相关税费政策清单,以量体裁衣式的服务,精准提供税收政策辅导,并帮助合作社联系买家、拓宽渠道、优化结构,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模式。


  “合作社成立初期,名气不大,农产品销量不见高,眼看树上的果子不等人,把我们急得团团转。”高西沟村村民高乃柱回忆道,“多亏了税务部门,专门派人来帮我们想法子,注册品牌、联系企业、办票登记……今年树上的果子还没熟透,这买家就来果树地里看了。”说着他脸上的笑容不自觉地洋溢出来。


  目前,全村有71户果农,1000亩苹果树,每亩可以产2000斤,其中有70%是优质果,总产值可达到560万左右。


  高西沟的沟底,蓄着一汪碧水。这是1974年建成的高西沟水库。过去,水库主要用于防洪和灌溉。如今,这里建成水土保持生态展览馆、苹果采摘园、盘山梯田观光点等景点,发展起了休闲旅游,游客不仅可以体验田园采摘、亲子互动,还能住窑洞、尝农家饭……


2.jpg

高西沟村工作人员向米脂县税务干部介绍高西沟村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供图国家税务总局米脂县税务局


  为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米脂县税务局积极构建政策惠农、服务便农、培训兴农、税银利农“四位一体”税农发展模式,开通绿色办税通道、建立“以信换贷、以贷扶农”工作机制,组织“三农服务队”上门对接,全方位落实涉农税费优惠政策,用税惠红利的“便民春风”吹旺乡村旅游、吹绿生态画卷。


  在持续推进生态振兴的路上,高西沟村也不断拓宽“生态振兴+”的发展思路,先后建设了三期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已并网发电,首年电费收入40万元。目前,二期和三期光储项目也已全部安装完成,最快将于本月全部并网发电。光伏项目不仅整合了土地,也鼓了百姓腰包,更为黄土地注入了不竭的绿色动力。


  据统计,2022年,高西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711元,同比增长8.8%,村集体收入达到32万元。


  今年以来,米脂县税务局与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高西沟村党支部建立了互学联建机制,利用支部共建交流学习的机会,上门开展税务管家联席会议,详细了解林果产业、杂粮产业以及旅游观光和生态研学的发展规模、经营模式、涉税难点等情况,并有针对性地为农企农户厘清税费优惠政策,算好“税务账”,实现“一次打扰双重效果”的最优解。


3.jpg

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左一)向米脂县税务干部介绍高西沟村生态治理情况 供图国家税务总局米脂县税务局


  全国首个生态日,在高西沟村龙头山山顶,该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自豪地为米脂县税务干部介绍说:“黄河之黄,源于泥沙,困于水土流失。高西沟村不断提升生态治理水平,夯实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滚滚黄河里没有咱高西沟的泥!”


  生态兴则文明兴。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中,米脂县税务局坚持“大高西沟”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税收工作实际,在推进黄土高原生态治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现代数字农业业态等方面保驾护航,以税收力量全方位助力高西沟走出一条乡村生态振兴的新路子,不断续写黄土高原上的绿色传奇。

(责任编辑:付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