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榆阳区:沙漠变绿洲 林海又生金
2023年08月09日   09:37 | 来源:榆阳宣传

  距榆林城区16公里处,就是榆阳区小纪汗十万亩樟子松基地。这里是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也是榆林市百万亩樟子松基地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有大小连绵的沙丘1048座,是威胁榆林城区的主要风沙口。”榆阳区小纪汗林场场长罗向军说,荒漠现在已变成10.9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形成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QQ图片20230809101226.jpg


  8月3日,罗向军望着眼前的生态林,神情里满是自豪。“这240万株樟子松活下来不容易,它们为榆林市主城区构筑了一道绿色防沙屏障。”罗向军说。


  新中国成立时,这里有大大小小的沙丘1000余座。为治理小纪汗区域的沙丘,榆林采取“先搭障蔽、再种草灌、后植樟子松”分步实施的固沙方法,广泛组织和动员沙区群众和社会各界开展治沙运动。


  1958年,榆林试验飞播造林。20世纪六七十年代,榆林市组织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会战。1978年,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榆林被纳入重点建设区域,开启空间治理“绿色革命”。


  70年来,榆林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探索出植治、水治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兼顾,乔、灌、草相搭配的科学治理模式,总结出引水拉沙、引洪漫地、搭设沙障、前挡后拉、樟子松“六位一体”造林等可复制的技术措施。


  2020年,榆林启动“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用3年完成新造林及低效林提升改造50万亩;2021年,榆林再次确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扩容“塞上森林城”覆盖范围。


  2022年,榆林建成生态振兴示范点20个、森林村庄50个、美丽乡村50个。


  如今,这座曾经饱受沙漠化危害的塞上名城,如今森林覆盖率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0.9%提升到现今的36%,取得的沙化土地治理率高达93.24%。


  此前严重影响陕北人民生产生活的毛乌素沙地变为生态环境优良的绿洲,也将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取得了功在当代的巨大成就。


  如今,这里被绿色“卫士”守卫着——樟子松在风中轻轻摆动,沙柳、沙地柏牢牢扎根。从沙进绿退到绿进沙退,这背后是一代代人的艰辛努力。


  罗向军没想到的是,不砍树、不放牧,这些植被还能换钱。2021年末,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局向小纪汗林场发放首批3张林业碳票,林场与3家企业完成5747吨碳汇交易,涉及金额14.4万元。这是榆林首个林业碳汇项目。


  今年5月31日,榆林市榆阳区与中海油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林业碳汇增汇量交易合作协议,交易林业碳汇量20万吨,交易额1000万元。“其中,我们林场就作出了很大贡献。”罗向军说。

(责任编辑:付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