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定边县盐场堡镇二楼村:“红色引擎”激活老区“幸福密码”
2023年07月07日   20:35 | 来源:定边融媒

  定边县盐场堡镇二楼村依托三五九旅打盐遗址、长城遗址等红色资源,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党建与推动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相融合,为二楼村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力”。


图片5.jpg

(定边县盐场堡镇二楼村党群服务中心卢云云摄)


  打盐精神永续传承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


  日前,在三五九旅窑洞遗址,定边县盐场堡镇二楼村组织全村党员郑重宣誓,重温入党时的庄严承诺,提醒党员们不忘初心、努力奋进。


图片6.jpg

(党员们在三五九旅窑洞遗址郑重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卢云云摄)


  “我生在这、长在这,过去的话,听老年人说有三五九旅打盐,拉架子车、担担子,抬门板的……他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他们的这种精神,激发着我现在过好我自己的光景。”二楼村党员王世强说。


  王世强口中的老一辈们的故事,正是1940年八路军三五九旅2000余名指战员开赴定边盐场堡和边区人民驻防打盐,他们一起开展大生产,共铸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红色初心一直激励着当地的人们。


  今年59岁的老党员秦秀珍,正是看到了村子的发展潜力,三年前与丈夫张文清回乡干起了养殖业。夫妻俩每天拌饲料、倒水、饮羊……在此起彼伏的“咩咩”声中忙碌着,目前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大户。


图片7.jpg

(秦秀珍与丈夫张文清回乡干起了养殖业卢云云摄)


  “我是2021年开始养羊,17只羊是借羊还本返息这种模式,我们当时一户贷4万,利息是年利率5厘,贷4万4年还清,还完了羊就是自己本人的,现在发展到200多只了。”秦秀珍说。


  与此同时,二楼村不断发展壮大种养殖业,积极探索“党建+合作社+产业”模式,将党建引领融入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带动像秦秀珍这样有想法的党员群众发展养殖业。


  “目前来说,我们村发展种养殖业,其中羊子存栏15000只,猪存栏10000头以上,牛存栏1000头以上,玉米种植9800多亩,苜蓿2100亩,青燕麦2500亩,保证了饲草自给自足。”盐场堡镇二楼村党支部书记周孝说。


  课堂+基地党员教育新套餐


  二楼村产业发展上后劲十足,都是当地用心用情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的有力见证。近年来,二楼村将全村党建资源化零为整、从零散到集中,同时运用现场教学手段,提升教育培训效果,不仅塑形,更加铸魂。


图片8.jpg

(党员干部们在二楼村红色文化长廊追忆革命历史卢云云摄)


  二楼村以互动培训为主要方式,运用“课堂+基地”的实训模式,搭建县级、镇街、支部、党员四级平台,设置二楼村红色文化长廊、三五九旅、红色盐湖,实现互联互通、相辅相成,利用红色教育基地,把“支部建在点子上,党员连在基地中”,同时邀请“两优一先”人选,开展“向榜样学习”活动,助推党员党性教育,让广大党员和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目前,二楼村已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的“红色打卡地”。


图片9.jpg

(二楼村运用“课堂+基地”的实训模式让广大党员和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卢云云摄)


  “今天我们深入到三五九旅打盐旧址,亲身体验,感受到了我们当年革命边区战士群众打盐的不易,此次活动结束以后,我将会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这种精神带回到我们农业农村工作当中,做好三农工作。”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第一党支部书记康莹说道。


  “红色二楼先锋领航”作为定边县党建教育示范基地项目,在本村红色精神和绿色发展思路的引领下,打造了红色教育“训练营”、教育培训“大课堂”,让红色资源“动”起来、“活”起来,也让参观者从“观看者”变“参与者”,触摸真实历史。


  “下一步,我们二楼村党支部将依托‘红色二楼、先锋领航’党建品牌,形成品牌带动,发挥协同效应,打造二楼名村、二楼名产、二楼名品、二楼名片,为打造宜居宜业、品牌活力、幸福和谐的新农村贡献组织力量。”盐场堡镇二楼村党支部书记周孝说。

(责任编辑:付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