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更是广大党员的使命担当。面对今年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榆阳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试点推出“五级五长、六员服务”社区末端精细化治理机制,构建起“平战一体化”疫情防控体系。
选五长
织密社区防控组织网络
推出“五级五长、六员服务”三种治理类型,楼宇小区建立片长—社区长—网格长—楼栋长—楼层长负责制;平房片区建立片长—社区长—网格长—巷道长—院落长负责制;商区建立片长—社区长—网格长—街长—门店长负责制。片长由街道包片领导担任,社区长由社区书记、主任担任,网格长由社区驻组干部担任,街长由部门执法工作人员担任,楼栋长、楼层长、巷道长、院落长、门店长从居住在辖区范围内的干部党员、居民党员、商户党员中推选。截至目前,全区12街道79个社区共选配“五长”人员2.2万名,累计包户监测21.3万户,监测居民64.1万人,编织起小区、平房片区、商区全覆盖的疫情防控网络。
定职责
构建平战转换机制
以街道制定《社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方案》,进一步细化网格,划分责任区,“五长”定岗定人定责,并在小区单元门口、平房片区巷道口、商区门店设置社区疫情防控公示牌,公示“五长”工作职责,发放疫情防控联系服务卡,便于居民群众及时联系对接。建立平战转换机制,日常工作中,“五长”作为政策宣传员、民意反馈员、安全隐患排查员、矛盾调解员、文明创建员、群众服务员“六员”开展常态化治理服务工作。在疫情期间,“五长”就地进入“战时”状态,担负起疫情防控宣传员、敲门行动信息员、落实管控排查员、突发事件急报员、小区楼宇值守员、居民生活保障员“六员”职责。“五级五长、六员服务”新机制在核酸检测、居家健康监测、开放式小区管控、重点人员管理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让疫情防控更加有序、科学、精准推进。
强保障
提升疫情防控实效
为保障“五级五长”有资源、有力量发挥“六员”作用,区财政为每个街道落实1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小区党组织和“红色物业”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物业公司入驻“三无小区”和巷道,实行“小区化”物业管理,鼓励物业公司优先吸收部分“五长”为公司员工,并给予适当的工资补助,有效解决了“三无小区”和巷道疫情防控“盲区”问题。充分用好“双报到”“双考双评”制度,推动市、区两级549个单位党组织和2万多名党员干部下沉小区、平房片区和商区,党员干部化身网格员,通过切割分块、定岗定人,将疫情防控责任牢牢压实,形成了纵到边、横到底的疫情防控监测体系,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通过“五级五长、六员服务”,有效整合、下沉了辖区资源,强化社区网格末端精细化治理,逐步实现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居民自治、全民行动、保障有力的防控体系,打通了基层治理和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