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五好“老干部
黄光金,男,1940年11月生,陕西清涧人,196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3月参加工作,现为清涧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义务管理员。
清涧县革命烈士陵园里,有一位特殊的"守陵人",他20多年如一日地在这里义务劳动、义务守护,默默地陪护着那些长眠在此的烈士们。如今,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虽然已是步履蹒跚,但还时不时地要来陵园转转,剪剪花草、扫扫地,保持着一个守护者的本分。
这位老人名叫黄光金,男,1940年11月出生,陕西清涧人,196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3月参加工作,现为清涧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义务管理员。今年82岁的黄光金,不喜欢清闲,不会下棋,不会打麻将,只爱看书学习。退休后,黄光金作为清涧县民政局正科级检查员来到清涧县革命烈士陵园。如今,黄光金成了满头白发、驼背严重的老黄,而烈士陵园却从一个"草园子"变成了环境优雅的清涧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用旁人的话说,"这些都是老黄倾尽心血的结果"。
1996年,清涧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建成时,正在民政局担任正科级检查员的黄光金,主动提出提前离岗去管理烈士陵园。在他去之前,陵园没有专人看护,园内草木丛生。他去之后,陵园面貌很快就焕然一新。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他这一去就是20多年。每天,黄光金清除杂草、擦洗墓碑,没有水,他就从几公里外拉回。就这样,他一个人在陵园内安了家。
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后,很多人认为他会回家过退休生活,黄光金却提出要继续留下来看守陵园,并且不要报酬。老伴儿有病需要照顾,他就把老伴儿也接过来,一同住在陵园内简陋的房子里。
从来到陵园的第一天起,黄光金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更把这里的烈士当作自己的亲人。"这里是清涧革命烈士的家,我要像守护亲人一样守护他们,给他们一个干净的家。"黄光金说,"是无数革命烈士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为烈士守陵,不为别的,就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愿意一直守下去。"每逢节日,黄光金总是把第一碗饭、第一杯酒敬献给长眠在这里的烈士们。每到清明、"七一"、国庆,来陵园祭扫的人很多,稍有一点火星就有可能引发火灾。这时候,他不能离开半步。
除了是个"守陵人",黄光金还是红色讲解员。在大家眼里,这位老人总有讲不完的故事。作为清涧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清涧县革命烈士陵园配备了专门的讲解员,但大家更愿意听黄光金讲革命故事。20多年来,聆听黄光金义务讲解的听众多达14万人次。
黄光金酷爱读书。他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把清涧的革命历史讲得更明白。"多年来,他自费订阅报刊、购买历史书籍,坚持早上读党报,晚上看新闻,并把重要内容摘录、剪贴在笔记本上,学习笔记就有10万字左右。
长期的辛劳使黄光金严重驼背,听力也有些下降。儿女都劝他不要再干了,可他谁的话也不听,坚持留在这里。黄光金告诉记者,自己既是管理员、环卫工,也是讲解员。
2019年,组织上考虑到黄光金年事已高,身体也不是很好,就劝他结束了守陵工作。他人虽然离开了"岗位",但心却一直没有走,忍不住地还是经常回来,看看陵园里的烈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