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靖边县统筹整合各级财政资金3000万元,全面实施“一镇一园”项目建设,发挥资金、产业、人才等集聚效应,采取镇村共建、村企共建、联村共建、托管服务、自主经营等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建成一批专业村镇,为乡村全面振兴打牢坚实基础。
中山涧镇:肉牛养殖助增收
7月24日,走进中山涧镇肉牛养殖示范园,“哞哞哞”的牛叫声回荡在晴空中,整齐划一的牛舍里,300头黄白相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悠然自得地享用着美食,镇集体经济联合社理事长罗鹏春正忙着添加饲草……这是靖边县“一镇一园”项目在中山涧镇落地生根的典型。
近年来,该镇依托玉米种植面积大、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紧盯肉牛养殖、饲草种植产业,因地制宜盘活土地资源,发展“一镇一园”特色肉牛养殖产业。种养结合、以种带养,通过加强良种繁育引进,壮大规模化养殖基地,将肉牛养殖不断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强劲动力。
中山涧镇肉牛养殖示范园项目总投资680余万元,对全镇及周边地区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全镇有十头以上肉牛养殖户70余户,肉牛存栏量达2000余头,牛肉价格稳定,一头牛净收入可以达到8000元左右,收益很可观。“我们实现了自繁、自养、自育、自销,在吴起、靖边都有门店,下一步还准备规划建设直播间,在各大平台销售。”中山涧镇党委书记杨淼鑫说。
中山涧镇肉牛养殖项目采取政府主导,与全镇5个村的集体经济联合社合作,成立集体经济联合总社,建立股份制经营模式,由镇集体经济联合总社控股,产生的收益用于全镇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公共事业,以及给予农户分红等。该镇坚持把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遵循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着力构建肉牛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饲草饲料供应三大体系,着力实现产业升级、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同时,该镇还广泛激发合作社、养殖场(户)的养牛积极性,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和配种,培育更多优质种公牛及种母牛,为提升中山涧镇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肉牛养殖能力提供有力支撑,也为靖边县“一镇一园”发展提供了白于山区的模范样本。
水路畔便民服务中心:冷凉蔬菜蹚新路
“山沟沟里种辣椒,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水路畔便民服务中心水路畔村种植专业户张弘富往年种植的都是传统农作物玉米,种植辣椒还是一个新手。
张弘富说,去年夏天,镇领导组织他们去定边白泥井、靖边东坑、内蒙古城川等地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他承包了7个大棚,今年清明后移栽了辣椒苗,现在辣椒一茬接着一茬上市,目前已经卖了5万多元,预计一个大棚收入能达到2万元左右。
水路畔便民服务中心土壤肥沃,海拔高、风头大,病虫害少,地表水丰富,非常适合发展高山冷凉高品质蔬菜。今年,中心依托“一镇一园”项目,引导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建成600余亩的山地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园内分“一镇一园”拱棚蔬菜基地、“联农带农”设施蔬菜园与大田蔬菜园三部分,主要种植辣椒、胡萝卜、白萝卜、芹菜、甘蓝等蔬菜。
水路畔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尤国说,“一镇一园”拱棚蔬菜基地预计年净收入达15至30万元,“联农带农”设施蔬菜园和大田蔬菜园预计年净收入可达150至300万元,菜农亩均增收1至2万元。
红墩界镇:特色养羊发“羊”财
7月30日,红墩界镇长胜村党支部书记朱子荣的杜泊羊舍内,羊儿膘肥体壮、长势极好。朱子荣结合杜泊羊的生长习性,每天通风、换水、定点喂食草料,并按季节进行防疫。
朱子荣是长胜村养殖杜泊羊的带头人。他带领村民先后去山东省梁山县考察三次,结合村情实际,引进生长周期短、产羔率高、体质优良、抗逆性强的杜泊羊养殖项目,采取“五户联保”的方式,由村小组内信誉好的5户养殖户相互担保,保证村委会成本回收,降低投资风险。将引进的1000只种羊托管至50户信誉高、基础好、善饲养、有能力的农户家中,村委会以“20%+”的比例逐年向村民收回成本,将收回的资金用于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投放到更多农户中,从而实现滚动发展的目标。
“一只母羊一年可繁殖3至4只羊羔,一年就可出栏,能产50斤左右羊肉,前景很好。”朱子荣说。
全县“一镇一园”项目实施以来,红墩界镇利用长胜村杜泊羊养殖基础好的资源优势,将杜泊羊养殖作为全镇的主导产业和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采取“政府+支部+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既解决了农民发展养殖资金缺乏的问题,又保证了新型经营主体在规模扩张过程中所需的羊子品质和数量,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红墩界镇镇长刘伯介绍,下一步,该镇将以杜泊羊养殖为引领,在全镇形成产业链,在各村树起“一村一品”,通过“在产业链上建党委,‘一村一品’上建支部,致富项目上建党小组”,构建起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大格局。
一镇一园”增添丰收“钱”景
为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扎实有效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靖边县决定分区域选择产业基础能自我滚动发展、可持续盈利的村集体产业实施“一镇一园”项目,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立足产业优势资源禀赋,打造靖边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致富的有效载体,为靖边农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龙头作用。
通过“一镇一园”建设,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
去年,靖边县实现全县184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部“破零”,年经营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9个,新增经营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10个。全县集体经济年底实现收入1380余万元,带动低收入户分红1300余户。
自2022年开始,靖边县连续3年每年扶持部分镇村发展特色产业,力争到2024年,形成26个特色农业专业镇(便民服务中心)、张家畔街道、新桥农场,实现特色产业乡镇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