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二胡、弹扬琴、吹唢呐,我来说说二十大。二十大精神如春风,‘两个确立’最重要……”夏日的午后,一阵阵悦耳动听的声音从靖边县东坑镇东胜村委活动阵地内传出。现场时而庄重肃静,时而欢笑声声,时而掌声阵阵,别出心裁的宣讲形式受到当地村民欢迎。
原来,这是东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的一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东坑镇通过农民乐队演唱的形式,将“理论话语”转化为“群众语言”,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自发组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东坑镇的这支农民乐队成立于2005年,成员是一群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的农民。他们因为共同的爱好聚在一起“玩音乐”,忙时干农活儿,闲时吹乐器。
年过60岁的柳宝玉是乐队的创始人之一,在乐队中主要负责弹奏扬琴。“别小看我们这支农民乐队,我们这里有二胡、三弦、大提琴、扬琴、板胡、笛子等10多种乐器,还有主持、指挥、男女声独唱。现在,乐队至少可以分声部演奏200首乐曲。”柳宝玉说,他们都是农民,更是乡村振兴政策惠及的“新农民”。乐队成员各有特长,在一起交流音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这些年,不断有人加入这支农民乐队,有的甚至从县城跑来跟我们学习。乐队人数最多时有28人,乐队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提起乐队,柳宝玉很是自豪。
发光发热奏响乡村振兴“好声音”
靖边县历史文化悠久,受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长期浸润,民间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东坑镇这支乐队以陕北信天游、内蒙古传统民歌和红歌为主,以唢呐、锣鼓、二胡、扬琴等乐器演奏,融合东坑本地的民俗表演,形成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目,备受本地群众喜欢。
在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这支农民乐队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通过东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这个平台,用传统民歌的形式,努力讲好乡村振兴的好故事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我们这支农民乐队通过民歌的演奏,用大白话的形式和接地气、易传播的语言,讲好小故事,让村民一听就明白。”东坑镇东胜村党支部书记罗飞平说,通过县上选派的专业文艺骨干老师的指导,把森林防火、安全生产、防电信诈骗等一些重点工作通过农民乐队的演唱,来讲好乡村振兴的故事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效果非常好。
“以前闲着无聊,现在每天可以欣赏他们吹拉弹唱,也能了解学习党的政策,我们农民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围观的群众对此有切身的体会。
惠民演出群众乐享文化大餐
东坑镇东胜村“小乐队”传播乡村“大声音”,只是靖边县着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组建了送文化下乡演出队,在全县各乡镇(街道)利用集市和庙会开展“文化进万家”巡回演出活动,每年开展戏曲进乡村、非遗和地方小曲等各类惠民演出500多场,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乐享文化大餐。
靖边县戏曲进乡村文艺汇演活动现场。陈治武摄
除了给全县广大农村群众送去文化大餐,该县宣传文化部门还每年选派专业老师到基层开展公益培训,他们走进校园、企业、社区和村委,对全县文艺骨干进行现场培训,把培训阵地前移到“乡村大舞台”,壮大了全县文体爱好者的队伍,基层文艺骨干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一场场文艺演出,一场场惠民活动,一次次骨干培训,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基层群众的公共文化生活,促进了基层的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推动了靖边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了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