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小满,走进素有“塞上小江南”之美誉的靖边县黄蒿界镇马季沟村,一个个水稻育苗大棚鳞次栉比,其间一株株幼苗生机盎然、长势喜人,稻农们正忙着出苗。在育苗棚不远处,一块块整理平整、泛着粼粼波光的稻田,在两边青翠山林的映衬下美如画卷。眼下正值陕北黄土高原水稻插秧时节,农民们抢抓农时,利用机械进行水稻插秧。插秧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经过一个多月的悉心育苗栽培,幼苗目前已达到了大面积移栽的规格要求,正在抓紧时间运送到田间进行移栽。”靖边县黄蒿界镇马季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波说。
近年来,靖边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政府引导、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的方式,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带动、技术跟踪服务等有效举措,推动高原水稻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个小时能插秧4至5亩地,一天插秧的面积相当于过去60个人的工作量。”种植户王军介绍,机器插秧比人工插秧不仅在秧苗的深度、间距上更加精准,有益于生长和提高产量,还便于田间管理,能为水稻生产节约50%以上的成本。
今年,靖边县推行了机械化托盘育秧,让水稻种植在插秧、坝田、收割机械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省时省工,深受稻农欢迎。五月底,马季沟村380亩稻田将全面完成插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