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婆姨
文/崔岳
2023年04月11日   16:01 | 来源:发布网·榆林

  米脂婆姨让人魂牵梦绕,千呼万唤的名字,那么熟悉,却又让人觉得神秘。2021年,我第一次实地感受到米脂婆姨文化,是源于一场“背婆姨”大赛。


  “背婆姨”大赛要求男、女方年龄18周岁以上,女方不一定是男方的妻子,身份可以随意。有不少网友表示,这个比赛很有趣,想要去尝试一下。也有大量网友表达了质疑,觉得无论是在名称上,或是形式上,都不合常理。


  我对这事很感兴趣,深挖下去,发现“背婆姨”大赛,是当地根据“芬兰背老婆大赛”演变而来,这场大赛主要目的,是倡导全民健身的体育精神,传播陕北的“米脂婆姨”文化。参赛者从龙门起点出发,背着“婆姨”跨越重重关卡障碍,期间背着的“婆姨”四肢均不能着地,经过折返安全顺利到达龙门终点,即为挑战通关。


  尽管有很多网友对“背婆姨”大赛表示质疑,但我还是认为,“米脂婆姨”作为米脂一个独特的文化品牌,体现了勤劳、勇敢、智慧与娴淑之美。那场大赛不仅将西方体育精神与米脂自强不息的黄土文化相融合,更是为米脂注入了新的内涵。


  其实早在2008年,我便有幸在澳门参观了大型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首演,这出歌剧是由中国著名舞台剧导演陈薪伊执导,著名作家阿莹编剧,著名音乐家赵季平担任音乐总监,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中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特别奖”及全部六个单项奖,后来又获得了第二十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奖项。


  那天,剧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掌声和欢呼声不绝于耳。很多澳门观众丝毫没有因为语言隔阂而影响观看,反而随着剧情的起伏,时而热泪盈眶,时而欢呼雀跃。演出结束后,我和所有观众一样,报以热烈的掌声,向演员和主创人员致谢。


  那次看完演出后,我碰巧看到了贾平凹写于1981年的散文《米脂婆姨记》。贾平凹在散文里这样描写了米脂婆姨:“这是极俏的人,一头淡黄的头发披着,风动便飘忽起来,浮动得水中的云影,轻而细腻,侯乎要离头而去。耳朵一半埋在发里,一半得像出了乌云的月亮”。


  米脂的婆姨到底有多美?如果说,你看完这段来自家喻户晓的大作家贾平凹的评价,还不足以信服,那么你可以去听听陕北民歌的描述:“奔月的嫦娥,出水的莲,端格正正的身材,俊格蛋蛋的脸,白格生生的皮肤,毛格闪闪的眼,走路好似风摆柳,唱歌就像泉水流。”


  在米脂的文化史上,女性的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女性与社会之间建立起的联系,到民国初,更凸显到人们面前,那种极具革命性的、英雄主义的、执着的个性里,与传统是和谐共存的。米脂婆姨不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它是一个文化现象,极富诗意和哲学意味。


  我曾经仔细阅读过女校学生的经历,总觉得她们既是米脂本土的一份子,又是中国大地的一份子,她们在一个民族漫长艰难的岁月中和许多英雄人物是一个序列里的,尽管命运不同,但她们总是超越自我,敢于冒险,不断探索人生与生命的底线。所以米脂婆姨不只是个名望,而是在一条若隐若现的长线里,既美丽,又勇敢,两者完美结合,折射出一种时代的新精神。


  当米脂被置于僻远落后的背景下,文盲比比皆是时,而米脂的士绅们却选择办学这条路。杨家沟地主慷慨解囊,让自家娃娃早早上学堂读书识字。于是,一批又一批的米脂女子在那个乱世里,把善良与本质、奋斗与斗争兼并起来,用自己独特的风情与魅力,挥洒着如火的青春。这些怀揣梦想、追求平等、向往光明的女子,一个个不俗不凡,行为看似不合常理,但他们像自由飞翔的鸟一样争取自由,反对包办婚姻,提倡妇女放脚,个性张扬得淋漓尽致。


  百年前,高佩兰作为米脂县屈指可数的知识女性,她竭尽全力为女子争取受教育机会,挨门逐户去动员,去说服,去召唤。高佩兰用她的人格魅力说服了许多人,她苦口婆心找来的女生渐渐明白了僻远落后的米脂,要有一批有识之士站出来打头阵,这其中要有女性参与,这样的社会才是完美无缺的。高佩兰用她的渊博学识与宽广见识,给米脂女子精神与思想上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女校人才济济,英才辈出。


  除高佩兰外,我还听说,米脂婆姨杜焕卿从小心灵手巧、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按照父亲的设计,她就像所有的大家闺秀一样,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应顺父母之命、媒妁之约,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婆家。然而,她毅然参加革命,不顾世俗的眼光与斥责,放下富贵小姐的架子,拿出自家的银元,支持革命,最后牺牲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她的名字被安置在南京雨花台的烈士名录里,完成了米脂婆姨真实的血肉重塑。


  米脂婆姨除了女性特点和当代知识女性特点的双重集合外,更重要的是她们不甘向命运屈服,一次次用自强不息、不畏磨难的精神,书写了米脂人的坚韧与强悍。


  每次来米脂参观,我总是会发现,这座古老的小城又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但最让我惊喜的还是那些坚韧的米脂婆姨们。她们经历沧桑,仍然坚守信仰,她们是米脂的灵魂,是米脂的永恒之光。(崔岳)

(责任编辑:付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