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坐班”听民声 | 榆林定边县全面推开“五室合一”工作室建设
2023年01月04日   12:09 | 来源:定边融媒

  “没想到咱遇到的难处会这么快得到解决,还有那么多热心干部帮我,让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2022年12月19日,说起上个月去镇上寻求帮助一事,定边县冯地坑镇冯地坑村村民薛太平忍不住夸赞起来。


  原来,因为村里修路占用了他家土地,不熟悉相关政策的薛太平走进了位于镇政府的“五室合一”工作室问:“这种情况下,我可以获得补偿吗?”


  面对老薛的询问,工作室的代表委员表示:“按照法律规定,你可以享受赔偿,具体金额咱们同施工方协商确定。”最终,老薛得到3000元补偿款,这让他感到满意。


  以往,代表委员齐聚一室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而在定边县,凭借着“五室合一”工作室的建立,代表委员“坐班”听民声、解民忧,成了老百姓赞不绝口的亮点。


  2022年以来,定边县探索创建基层党组织书记、“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组织代表“五室合一”工作室,优选4个乡镇(街道)开展试点,搭建代表委员日常履职窗口式平台,实现了有一处固定场所、有一支服务队伍、有一套运行机制、有一本服务台账、有一个考评体系,凝聚各方力量,为群众办实事。


  “过去,代表委员工作室由县委组织部、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分头指导建设,履职活动各自开展,基层场所资源占用多,人员组织统筹难度大,履职作用发挥受到一定制约。‘五室合一’工作室从制度设计上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定边街道党工委书记张静说。


  整合资源,统筹功能,“五室合一”工作室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冯地坑镇政协委员高扬和苗大渠村党支部书记白树斌是工作室的一对“搭档”,他们一起帮助老百姓解决申领补助等难题。“白书记基层工作方法多,我对政策比较了解,两个人一起接待群众,优势互补,服务质量会更好。”高扬告诉记者,工作室不仅让代表委员和群众“心贴心”,还提升了大家的履职水平。


  “工作室的建成,让我们基层代表有了和党代表、人大代表一样的履职平台,更有了政治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干事创业更有动力了。”新城滩村的村民代表陈生贵说。


  为丰富工作室内容,定边县委组织部科学编排驻室工作,明确了走访党员群众、进行民主恳谈、组织调研视察、商议建议提案、做好监督评议、参与为民服务等任务,形成了完整的基层代表委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运行机制。


  目前,定边县已在19个乡镇(街道)全面推开“五室合一”工作室建设。


  “通过‘五室合一’工作室,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县镇两级‘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组织代表实现了驻室全覆盖。依靠此载体,我们将统筹各方资源,明确职责任务,确保党员群众来访诉求和建议事项件件有着落。”定边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张生万说。

(责任编辑:付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