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高新医院疫线故事|为爱逆行 用心守护
2022年11月29日   12:00 | 来源:榆林高新医院

  随着新一轮新冠疫情的反扑,全市进入紧急管控状态,每日大量新增感染,让整座城市笼罩在阴霾中。在这个特殊时刻,广大医务工作者作为防控一线,再次逆行而上,用行动筑起“防疫网”,守护家园安定;也有一直坚守岗位的康复师,用自己的羽翼为特殊儿童撑起“保护伞”,守护患者健康,他们共同奏响一曲奋战、奉献、大爱无疆的抗疫之歌。


  儿童康复治疗科王婷婷


1.jpg


  突如其来的疫情,学校放假开启网课模式,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需要,我开启带娃在医院上班之旅。


  对于普通家长来说,孩子在家,各种调皮,烦到崩溃。上网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在游戏与网课之间自由切换……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而我不仅要面对普通家长要面对的问题,还要面对工作上的问题。每天接诊十二次,还要处理科室的一些其他事情,消毒防疫,分段安排线上教学,做家庭康复指导,为组员做心理疏导,几乎没有时间来管理孩子。好几次,我在做康复指导,孩子来问我一些关于学习的内容,只能让孩子等等。孩子问多长时间?我说半小时。半小时过去了,孩子又过来问,我还在做康复指导,来来回回几次,最后很不耐烦的对孩子说:“让你等等,让你等等,为啥就等不住呢?我不忙就过来了。”孩子很委屈地走开了。


  晚饭过后,开始辅导、检查、提交孩子作业。由于孩子自控能力较差,没人督促,网课质量不佳,提交作业不及时经常被老师催促。辅导过程中,遇到孩子不会的,动不动就对孩子发火,好脾气、好耐心也在一天的工作中消磨殆尽,虽然知道不是孩子的错,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学校老师发的一些需要填写的材料,老师反馈孩子上网课的情况,我都不能及时回复。有时候在上厕所的过程中回复一下,有时候下班后才能完成老师发的需要填写的表格。


  “疫情面前,我们不仅要防护好自己和家人,还不能给单位、学校老师和社会添乱,不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先让自己成为别人羡慕的父母吧。“每每于此,我只能这样宽慰自己。


  体检科护士刘云云


2.jpg


  每次随队执行核酸检测时间都不固定,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因此手机必须电量充足,开网、铃声调至最大生怕在休息间隙错过重要消息,这就是我最近半月的工作常态。“能出来抗疫,为家乡做点事情,此刻的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家里三岁的孩子和婆婆、异地工作的老公成为我最大的精神动力。“踏上战“疫”之路就得舍小家、顾大家。尽管家里肋骨骨折的婆婆在照看三岁的孩子,但是在大义面前我就想为社会做点贡献。”与此同时,突发的疫情与老公的生日也撞在了一起。结婚到现在因为工作我和老公经常相隔两地,种种原因都未能实现陪在他身边过生日,我已经遗憾了很久,如今只能通过微信提前祝福他。


  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我的使命要求自己必须踏上抗疫之路,为家乡抗击疫情贡献自己力量。望疫情早日散去,榆林加油!


  儿童康复治疗科杨存


3.jpg


  我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治疗师,也是一个四岁半小男孩的妈妈。11月14日,接到院内闭环管理的通知,回家打包了充足的生活用品,带着孩子赶在闭环管理前来到了医院。有很多人不解,为什么会带着孩子来医院上班。但对于我而言是最合理、也是最好的抉择。一是因为家中确实无人照看。妈妈需要回去照看她年近九旬的母亲,所以孩子必须由我和孩子的爸爸两个人照看。孩子的爸爸合伙创业,在游泳馆,因为疫情原因闭馆,但是机械循环、水质等仍需要管理,所以他选择了独自一人留在馆内照看。思虑之下孩子还是跟着我最合适。二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的内心也希望能够踏上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可由于我自身的情况,无法前往,我能做的只有坚守自己的岗位,为冲在前线的同事们做好后方保障,让他们能够没有顾虑的在前线抗战。


  来院后,孩子的状态比我预想中的还要好些。虽然会嚷嚷着回家,嚷嚷着要出去玩,但是,更多的是快乐的笑声,因为孩子也变成了大家的孩子,只要有闲暇时间,大家都会帮忙照顾孩子,所以我也能安心的工作。看到孩子和他叔叔阿姨们的暖心互动,总会有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在这难关之下,我们坚守着我们的岗位,为我们的患者和一线的同事做好保障工作,而医院也保障着我们的安全与日常饮食。愿疫情早日结束,愿小菠萝能早日回家,也愿在一线的战士们平安归来。

(责任编辑:付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