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神木:稻谷飘香“丰”景如画
2022年11月01日   12:20 | 来源:神木新闻

  近年来,神木市立足区域实际,引导各镇街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持续推进田园综合体、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宽幅梯田和土地流转等工作,积极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科学化、现代化发展,不断增强农村“造血”功能,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微信图片_20221101122328.jpg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走进栏杆堡镇瓦罗村果则井小组千亩谷子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秋风卷金浪,谷子遍地香”的丰收画卷。


  工人张建:收割谷子用的是沃得履带收割机,一天大概能割100到150亩,省时省力省人工。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基地负责人袁俊考告诉记者,这两年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平整了近万亩宽幅梯田,今年通过流转村里及周边2800亩闲置梯田种植了谷子、荞麦等杂粮。由于神木市昼夜温差大、光照强,所种植的谷子含糖量比较高,小米的维生素D含量也高,很受市场欢迎。


微信图片_20221101122332.jpg


  为了有效降低传统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合作社通过秸秆还田,让秸秆变废为宝,成为来年耕作的有机肥料。


  神木市新方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袁俊考:秸秆还田一方面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另一方面秸秆又能充当肥料,一举两得。


  稻谷丰收正当时,机械收割显身手。在西沙街道燕渠村百亩稻田里,伴随着“轰隆隆”的机鸣声,收割机在金色稻田里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开足马力快速作业,切割、脱粒、运输等工序一气呵成,田间地头奏响喜庆丰收的乐章。


  神木肆浩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军:总共面积是120亩,产值效果还挺好,亩产约800至900斤。今年还试养了些螃蟹,效果也挺好,明年准备继续稻田养蟹、养小龙虾。


  看着一袋袋装满的稻谷,杨军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这都要得益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政策。近年来,西沙街道多次组织村干部和农户外出考察学习,充分利用不同村组地理、自然等资源,实施规模化种养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努力探索出一条产业兴带动村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道路。


  西沙街道燕渠村六组小组长杨治和:我们村今年发展现代农业迈出了第一步,试种稻田基本上取得了成功。这块地通过土地流转回来,再承包出去,种了稻子又养了稻蟹,这是促进村子整体经济发展很好的路子。


  为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几年,神木市积极探索在南北部乡镇开展不同农作物种植,通过试验,成功将水稻、小麦、谷子等农作物在不同区域种植,不仅为神木市发展现代化农业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种植新路径,也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实现了“双增收”。

(责任编辑:付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