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颗粒归仓,趁着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龙洲镇龙一村的打谷场上一派繁忙景象,五六位家庭妇女围坐打谷场,一边熟练地剪着谷穗,一边唠着家常,不时传来银铃般的说笑声。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谷穗上,一片金黄,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丰收画卷。
村民张春伟正蹬着腿,弯着腰从三轮车上卸谷子,汗水打湿了衣襟,也掩饰不住他脸上的笑容。他告诉记者,这些都是金蛋蛋,可值钱了,别看种的不多,但是收入可不少。
原来,他今年种了12亩谷子,收成好,每亩能产800斤小米。每斤小米能卖10元,这一亩地收入就有8000元,除去开支,每亩地也能纯收入6000元,仅谷子这一项就能给他的家庭收入增加7万余元。
据了解,如今市场上的小米一斤5元左右,为啥龙洲的小米每斤能卖10元,而且还是供不应求呢?
面对记者的疑惑,张春伟说,龙洲镇自古就有种谷子的习俗,龙洲的小米色泽金黄、口感细腻、香味浓郁,素有“小米参汤”之称。近年来,随着龙洲镇旅游业的开发,外地游客逐年增加,龙洲小米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从过去一斤四五块都卖不出去,到如今一斤卖十元,还供不应求。
张春伟说:“以前四五块一斤,现在包邮到12块,邮费是一斤一块多,包装下来一斤净挣10块。”
近年来,龙洲镇龙一村因地制宜,依托独特的气候环境资源,积极引导带动村民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合理布局小米、苹果、梨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培育打造彰显本地区域特色的农副产品品牌,逐步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今年我村种植香谷米是五千余亩,亩产可达到800余斤,利用我们的旅游资源优势,我村农特产品供不应求,香谷米每斤可卖到十元左右,这也是我村村民致富的好产业。”龙一村党支部书记张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