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居住 楼下就业” 陕西定边县社区工厂让群众过上新生活
2022年10月09日   09:48 | 来源:定边融媒

  “我们家在9号楼,马路对面就是孩子的学校,学校对面就是我务工的地方,上班、接送小孩、回家,我步行只需要几分钟。”在定边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新乐小区9号楼下,下班回家的高玲高兴地与人谈起她现在的生活。


图片4.jpg


  进入定边县编织工厂,工人们埋头娴熟地编织着箩筐,手中的编织线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完整的箩筐便呈现在眼前。这些工人大多都是定边县新乐小区的易地搬迁群众,高玲作为其中的一员,工作认真负责,生产出的产品合格率高,在社区工厂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


  “以前在农村,比较偏僻,出行不便,现在搬进了安置区后,水、电、气、暖都有了,做饭和洗澡都方便,最重要是工作也有着落了,家里人都很高兴呢。”高玲说。


图片5.jpg


  高玲一家选择留在新乐小区,是因为这里不仅给了她一个温馨的新家,还提供了一份高玲乐意接受的工作。在搬入新家以前,高玲和丈夫一直在外打工,挣钱顾家只能选择一头。如今社区工厂建到了家门口,在社区工作人员的介绍下,高玲选择了简单易操作的编织工作。通过培训,高玲很快就上岗了,丈夫也在县城找到了中意的工作,这圆了高玲一家挣钱又顾家的梦想。


  “我一个月下来收入就是两千来块钱,娃娃上学放学我也能照应上,还认识了很多工厂的姐妹,心情也好了。”高玲一边飞快地编织一边高兴地说道。


图片6.jpg


  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定边县积极探索“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举措,摸索“造血式”易地搬迁就业新路子,在新乐小区率先创办了社区扶贫工厂,为易地搬迁户免费提供培训,优先提供就业岗位,相继认定9家社区工厂,围绕剪纸、柳编、刺绣、说书等业态,聘请行家里手“帮传带”,帮助异地搬迁群众走上就业增收致富路。目前,仅剪纸和柳编社区工厂已吸纳100多名脱贫劳动力就业,人均月工资2000元以上。截至今年9月,定边县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1166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我们将继续发挥好社区工厂作用,精耕细作‘七个一批’就业帮扶举措,努力让就业成为我县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抓手。”定边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叶肖雄说。

(责任编辑:付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