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定边红白理事“小组织” 发挥移风易俗“大作用”
2022年09月09日   17:12 | 来源:定边融媒

  近年来,定边县全面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弘扬正能量、凝聚精气神,以设立红白理事会和完善修订村规民约为抓手,坚决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乡风,形成了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


  近日,定边县白泥井镇公布井村村部附近的红白理事大厅举办了一场宴席。宽敞的大厅里,20张桌子整齐摆放,村民们围着圆桌,一边攀谈一边吃饭。没有了往昔“好酒好肉好排场”的宴席,村民们却更能体会到如今简办红白喜事的好处。


  2018年,公布井村成立了“公布井村红白理事会”,致力于破除铺张浪费、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陋习,对村民红白喜事主动过问、协调,鼓励村民按照婚、丧事宜新标准举办红白喜事,并建设了红白理事大厅。


  “我们村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大操大办,烟不能超过20元,酒不能超过100元,礼金每人不能超过200元。”白泥井镇公布井村村党支部书记贺文其说。


  四年多来,村民们从节俭过红白喜事中体会到了实惠,“婚丧事按理事会要求办”渐渐成了村民的共识。而在定边县冯地坑镇冯地坑村也形成了移风易俗的“新风”。冯地坑村前不久刚建设完成了红白喜事倡俭示范点,红白喜事接待室、礼房、待客厅一应俱全,红白喜事简办的标准制度也一一公示上墙。


  “我们红白理事示范点就近的有6个小组,涉及到130多户、700多人。老百姓以后过事都在这里过,一是缩小了以前传统红白喜事的规模,二是减轻了村民过红白喜事的攀比心理。”冯地坑村监委会主任苗仲功说。


  推行红白理事制度是定边县185个行政村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切入点和有效路径。如今,定边县的红白喜事“瘦了身”,大操大办的现象越来越少,争当“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的氛围越来越浓。人居环境整治、“星级文明户”评比、美丽乡村建设等一项项改革接二连三落实,让移风易俗的观念深入人心,文明乡风得到了延续和深化。下一步,定边县还将深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村规民约再造、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坚决反对各种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全面引领全县树立社会文明新风。

(责任编辑:付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