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府谷养蜂人闫玉良:“青山绿水”间酿造致富“蜜”方
2022年08月17日   09:42 | 来源:府谷发布

  在青山绿水间“安营扎寨”,依托生态资源优势“追花逐蜜”,酿造出一道靠山吃蜜的致富“蜜”方。近日,笔者得知在府谷县大昌汗镇刘三石岩村有位坚持用传统方法养了三十年蜜蜂的养蜂人——闫玉良,带着好奇心,笔者踏上了一段“寻蜜”之旅。


图片15.jpg


  八月的乡间山野,草盛林茂,四处盛开着鲜花。闫玉良的蜂场座落于一处林间空地上。大片黑色防晒网下,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几十个蜂箱,蜜蜂在欢快飞舞。闫玉良正在挨个检查每个蜂箱,查看蜜蜂的生产状况。他熟练地打开蜂箱盖,小心翼翼地揭开一层衬布,经过抖蜂、割蜜盖、摇蜜、过滤工序,原生态蜂蜜就诞生了。


  说起闫玉良的致富“蜜”方,正应那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蜂场所在的大昌汗镇,林地面积188509亩,林草覆盖率63.9%生长着地椒花、黄芩花、马茹花等各种鲜花,加之适宜的气候和温度,成为发展养蜂产业的优势条件。闫玉良的蜂蜜馥郁芬芳,比单一的槐花蜜、枣花蜜更加香甜可口。


图片16.jpg


  闫玉良介绍,蜂场每年能产蜜1000到1500斤,每斤蜂蜜市场价四十元,蜂蜜这块就能收入4万到6万元。割下的蜂蜡也是宝,每斤20元,按年产100斤算,也是近2000元的收入。每年还能生产大约10公斤蜂王浆,蜂王浆每公斤400元,一年还能收入4000元。


  “但得蜜成功用足,不辞辛苦与君尝。” 三十年来闫玉良始终坚持传统方法养蜂,严格把控每一次摇蜜的过程,以匠心耕耘着这份“甜蜜”事业。他把纯度差、甜度低的蜂蜜留作冬季蜜蜂口粮;精选纯度42度以上,甜度高的花蜜出售,坚持每罐蜜都是纯天然良心品质。闫玉良说“我的养蜂技术是父亲教的,做事要凭良心,制作蜂蜜也一样,这是我们的家传。” 


  闫玉良告诉笔者,为帮助他打造好、发展好这块蜂蜜招牌,驻村干部拍摄了老闫产蜜的全过程,并制成短视频,推广至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网络平台上。


  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有驻村干部的帮助,闫玉良对这份“甜蜜”事业的信心更足了。他打算到秋天再养三十箱蜜蜂,这样明年收入就能翻一番了。(冯晋卿 马超)

(责任编辑:付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