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线上线下齐发力,“杏”福来敲门~
2022年07月05日   10:38 | 来源:榆林日报

  又是一年杏熟时,硕果压枝正飘香。初夏时节,清涧县的沟沟峁峁间,集中连片的杏林一望无际,红彤彤的果实压满枝头,果农们穿梭林间,忙着采摘一颗颗“杏福果”。


微信图片_20220705104657.jpg

清涧红梅杏通过盒马冷链运输车发往西安各个盒马鲜生门店。


  转变思路——敲开“杏”福之门


  清涧县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李家沟村的惠世友,今年已73岁高龄。眼下,正是他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他家的30亩红梅杏陆续成熟,不少亲戚朋友前来帮忙采摘。“今年这些杏树管护得好,红梅杏大丰收,来收购的客商较多,卖价也高,预计今年光卖杏就能收入7万多元。”看到自家采摘下来的红梅杏被客商收购一空,惠世友高兴地说。


  李家沟村素来有种植杏树的传统,但原来村里栽植的杏树大多是没有经过改良的老巴杏,果实品质一般,得不到消费者青睐,只能当作村民解决温饱问题的“添头”。如果要占领市场,必须对杏树进行更新换代。


  惠建军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之一。2016年,帮扶李家沟村的榆林城投公司工作人员外出调研时,偶然发现外地种植的红梅杏与本地的老巴杏品种相近,于是就带回来一些接穗。“我不怕失败,他们也是真心实意地帮我们找出路。”惠建军说,“既然有更好的品种,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村里一些经验丰富的果农对原来的杏树进行高头换接,新嫁接的红梅杏两三年内就能挂果,结出的果实卖相好、品质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售价也比老品种巴杏高了近4倍。


  一花引得百花开。目前,李家沟村的红梅杏种植面积已发展到上千亩,成为村里除苹果外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红梅杏为李家沟村村民带来丰厚的收益,这样的“爆款”产业,引发一系列“模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栽植、嫁接红梅杏。一时间,红梅杏成为清涧县的“火红”产业。


  客商助力——打好“杏”福之基


  随着红梅杏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产量增加,市场销售问题随之而来。红梅杏作为生鲜水果,保鲜难度大,销售窗口期短,一旦成熟就必须快速采摘、快速销售。


  李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惠孔雄也是一位杏农,眼看着大量红梅杏滞销就要烂在地里,他也很犯愁。“刚开始产量较少,村民自行到县城就能卖完,后来产量增大,销路就成了大问题。”惠孔雄说。


  蒲雪涛是榆林城投公司驻李家沟村第一书记,为了尽快帮红梅杏找到“婆家”,他把目光瞄准村里来往的货车。蒲雪涛说:“清涧与山西、延安等地接壤,是货车来往榆林的重要卡口之一,我们就把这个当成‘突破口’,尝试让一些绿通货车司机帮着联系外地鲜果市场,网撒出去总会有鱼。”


  功夫不负有心人,宁夏、山西的鲜果经销商与蒲雪涛取得联系,决定先少进一批红梅杏“试试水”。不想这一试,竟然让来自大山深处的红梅杏成功“链接”到大城市的消费群体,随之而来的是蜂拥而至的操着不同口音的外地客商。


  杜一万是最早到李家沟村采购红梅杏的客商之一,三四年来,他每年都约好时间准时前来“报到”。他说:“我算是老客户了,人熟好办事,杏快成熟的时候提前约好时间,价格也都给得合适,这里的红梅杏品质好,市场认可度高,基本上拉回去当天就能批发完。”


  来来往往的外地客商为红梅杏打开了新的市场,也让“清涧红梅杏”这一品牌逐渐有了不小的名气。为此,李家沟村在2020年争取到苏陕协作帮扶资金,在村里修建了果脯加工厂和杏果交易市场,既方便了客商,又方便了果农,这样果农在“家门口”就能销售。


  “今年的杏丰收了,品质绝对没问题,我们是李家沟村的……”从六月初开始,从早到晚杏果交易市场的电话声几乎不断,村“四支队伍”一边与客商联系询问需求量,一边与村民联络组织货源。


  电商加持——抓住“杏”福之机


  伴随着“清涧红梅杏”这一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不仅全国各地的客商慕名而来,连电商平台也盯上了这个“杏福果”。今年,清涧县农投产业有限公司抢占先机,早早就开启了红梅杏的网上预售。


  大量涌来的订单,让清涧县农投公司的工作人员进入一段繁忙期。一大早,他们就来到石咀驿镇牛家沟村收购红梅杏,将收购的红梅杏运回公司,然后再源源不断地向外打包发货,新鲜的红梅杏“坐上”冷链运输车,以最“鲜活”的速度送到消费者手中。


  “公司从5月中旬就开始网上预售,带动了李家沟村和石咀驿镇慕家河村、牛家沟村等发展红梅杏产业。截至目前,共销售2万余斤,销售额20余万元。”清涧县农投公司负责人马辉说。


  为加快发货速度,清涧县农投公司雇用了一批移民搬迁小区的群众进行套袋、打包、装箱作业。刘彩燕是公司长期聘用人员,只要公司有活,她都会在这里打工。“最近红梅杏订单很多,我们几个人加班加点打包,手法都很熟练,一天能挣100元,工作也不辛苦,能补贴家用。”刘彩燕说。


  在电商平台销售的同时,清涧县还立足“盒马县”品牌战略,通过县农投公司对接盒马鲜生,来自清涧的无公害红梅杏仅需一天就可配送到西安各个盒马鲜生门店。


  直播带货——拓宽“杏”福之路


  “大家看我手中的红梅杏是不是个大色美?我现在的位置就是清涧县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李家沟村,首届红梅杏采摘节——有‘杏’遇见你,就要开始了……”为了进一步提升清涧红梅杏知名度,清涧县举办了首届红梅杏采摘节,得知这一信息的网络主播们纷纷前来直播带货。


  “陕北大眼妞儿”是清涧的一名“网红”主播,这段时间,她一直奔走在该县境内的各个红梅杏种植基地,通过直播的方式推介销售家乡的优质红梅杏,她说:“近年来,类似红梅杏、红枣、小杂粮等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比较多,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宣传家乡、宣传家乡的优质农特产品。”


  往返在各个红梅杏种植基地的不仅有网络主播,还有不少自媒体和“官方”账号的主播,共青团清涧县委组织一大批青年主播,打造“团团农场”,发布和直播的内容几乎都是红梅杏,让红梅杏进一步“走红”网络。


  为了推介销售农特产品,折家坪镇副镇长张浪廷专门注册开通了视频号和抖音号,最近他的手机每天都被红梅杏“刷屏”。“我在基层一线,拍摄的短视频让网友感觉更真实。我用镜头向网友展示我们的产品,相信一定能受到网友的欢迎。”张浪廷说。


  产业兴、乡村兴。清涧县多措并举,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畅通红梅杏销售渠道,破解了红梅杏销售的困境,让杏农的产业更红火,让群众的日子更“杏”福。(刘雪辰 李斌 陈思羽 照片由清涧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付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