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话题 | 增进民生福祉 推动共同富裕
2022年03月30日   12:17 | 来源:榆林TV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无论是回顾去年及过去五年的工作成果,还是谋划今年及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都令人倍感振奋。在新的赶考路上,榆林将如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交上共同富裕的高质量答卷?对此,参加市两会的代表和委员纷纷热议并积极献策。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当前,榆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正扎实有序推进。但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如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还存在一定难度、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发力还需要多方面加强等。


  “守住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是我们下一步亟待努力的工作方向。”市政协委员、子洲县副县长王小萍说。她建议,榆林要聚焦医疗保障和饮水安全“两个风险点”,健全防返贫监测机制,积极推动医疗人才下沉,做好已有供水设备的管护工程,提升饮用水水源质量,守住民生保障底线;聚焦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打造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清涧、佳县、子洲,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充分利用好小额信贷政策,激发脱贫户的内生动力,保障脱贫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稳定就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聚焦驻村工作队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两支力量”,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治理队伍水平。


  解决优质生源流失问题


  近年来,榆林教育事业取得了喜人成果,但优质生源流失等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县域不同程度困扰着教育提振发展。


  市人大代表、子洲中学教师刘晓娥表示,生源流失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学校有难处、家长有怨言、学生有考量、社会有看法,特别是优质生源的外流,已经严重影响了一些县域的教育生态乃至发展状态,不解决优质生源流失问题,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的生源带动功能就会缺失,教育强基的战略就难以实现。


  她建议,市上要根据各县市区中考报考人数实际情况,要求市属学校提前下达招录比例,禁止非市属学校跨县区抢夺生源,这样既保证了真正优秀的学生去条件更好的学校接受教育,又保证了县域学校优质学生能留下。同时,有效调整志愿征集。由于当前存在县域户籍学生初中学籍未在户籍所在地,在征集志愿时不能回户籍所在地就读的情况,所以每年补录时应该允许“双籍”(户籍和学籍)中有一条符合的学生可在其县域中学参加补录,这既给这些孩子上公办普通高中留了一线希望,也能让这些县域高中的空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是基层政府执政的关键所在。如何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让群众“志、智”得到充分激发?市人大代表、绥德县满堂川镇党委书记贺鹏飞建议,利用“说事堂”制度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说事堂’说事、评理、帮困,是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的一项有效工作方式,群众发生矛盾纠纷可直接找‘说事堂’来评说论理。”贺鹏飞说。与此同时,“说事堂”发现基层的矛盾纠纷后,也可组织成员到田间地头现场说事,通过“说事堂”及时解决群众的诉求,让群众遇事有人管有人议、有诉处有说法、有结果有答复,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责任编辑:付)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