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脱了贫,还有了这份好工作。”3月17日,孔随仁在果蔬大棚里一边采摘黄瓜,一边高兴地说。

孔随仁是吴堡县寇家塬镇李家塬村村民。由于妻子常年患病,曾经家里的日子过得非常贫困。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他不但脱了贫,还被安排在离村不远的果蔬示范园务工,每月能领5000多元工资,如今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在吴堡县,像孔随仁这样的脱贫故事有很多。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的吴堡县,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百姓思想保守,多年来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如何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成为当地政府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吴堡县把发展产业作为破解这一难题的突破口,对一些自然条件差、无条件发展规模产业的村子,采取联村共建的方式将村集体产业发展启动资金和扶持资金打包整合,在李家河、辛家沟、李家塔下山等有条件的村建起占地共110多亩的果蔬大棚101座,全部交给陕西果业集团黄河公司托管运营。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的方式,带动村集体产业发展,稳定增加群众收入,达到互惠互利共赢的目的。
据了解,从建棚至今,陕西果业集团黄河公司已为吴堡县8个果蔬大棚集体经济带来90多万元的收入,在果蔬大棚安置就业村民62人,支付工资66万余元;雇用临时务工人员221人,支付工资60余万元。
来源:榆林日报(文/韦江江)
(责任编辑:韦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