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黄米品鉴会。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对参与遴选的118份黄米品种一一进行编号、称重、淘米、上蒸笼。半个小时后,一碗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黄米饭就被端上了桌,评审团专家从米色、蒸煮后的饭色、适口性等方面对黄米进行品鉴,最终遴选出白硬糜、红软糜等4个粳性品种,红软糜、华糜2号等4个糯性品种。

“2010年以来,神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我们从1000余份糜子材料中优选出118份,这次我们邀请专家对118份糜子材料进行品质鉴评,对下一步遴选抗旱救灾优质糜子品种,优化旱区农业种植结构,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神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梁鸡保说。
“神木市地处长城沿线风沙区,是糜子的主产区和优势产区。但是由于糜子属于小宗的农作物,近年来出现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速度迟缓、新品种退化严重等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冯佰利说,“这次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将为神木乃至榆林和全国的糜子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奠定基础。”
来源:神木新闻(文/张利芳 贺亚丽)
(责任编辑:张利芳 贺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