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在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在共克时艰的日子,人性化管理的功能更加凸显,基本生活没有后顾之忧,群众同心聚力,共同打赢这场战“疫”。
上门为老幼弱者做核酸采样、确保群众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为企业及市民答疑解惑……在防疫走向常态化的过程中,展现出我市相关部门的管理智慧和人文关怀,这些便民利民的暖心举措,也让防控工作更加充满温情和力量。
政务服务
群众办事很方便
“处于封闭管理期间,仍可提供正常劳动的劳动者,企业是否可以不发各类补贴、津贴、绩效奖金?”
拨打我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后,市民武先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得到的回答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规定,在封闭管理期间,企业应当视为劳动者正常出勤并发放相应的工资待遇,不得以缺勤扣发。各类补贴、津贴、绩效奖金是否发放,则需要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企业规章制度的规定来判断。
“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落实”,为进一步解决我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的疑难工单,替百姓解忧,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集中梳理、会议商讨、提出建议、持续跟进,真正使群众的每一个诉求都落到实处。
疫情防控期间,除竭力为群众答疑解惑外,全市行政审批系统推行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不见面、网上办”服务,保障群众健康、安全。即办事群众和企业可通过共享晋中10360政务服务网和晋中市公共资源交易网,进行网上查询和网上办理,关注晋中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微信公众号,可获取操作指引和相关工作动态。
对确需现场办理的重大项目和特殊紧急类事项,该局开展“特殊事、预约办”,企业或群众提前拨打相关咨询电话预约,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按要求准备相关材料,避免往返跑。此举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聚集,营造方便、安全的办事环境,降低疫情传播风险。(闫晓媛)
街道社区
暖心检测送上门
“齐师傅,我们来给您的爱人进行核酸采样。”8月28日,在榆次区开展的第二轮区域核酸检测中,榆次区安宁街道办大学城第一社区的工作人员带领医护人员,来到辖区居民齐师傅家为其爱人进行核酸采样。齐师傅的爱人坐轮椅多年,去集中检测点极为不便,在进行信息登记后,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完成核酸采样。
齐师傅的爱人感激地说:“感谢社区和医护人员的上门服务,让我足不出户就完成了核酸采样。”医护人员嘱咐齐师傅一家疫情期间非必要不外出,做好自身防护。像这样上门进行核酸采样的温暖瞬间,在榆次区还有很多,他们上门服务的目的只有一个,确保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榆次区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期间,为保障全民核酸检测到位,按照上级防疫部门的统一部署,本着“应采尽采、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针对辖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榆次区各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协调医护人员为他们进行上门核酸采样服务。
在核酸检测开始前,榆次区各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辖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进行沟通、核对。提前掌握居民信息并确定人员名单,随后社区工作人员带领医护人员主动上门为他们进行核酸采样,确保一个不漏,为人民群众筑起阻击疫情的“健康防线”。(张凯鹏)
市场监管
保“价”护航稳民心
“你家豆角每公斤24元,比别的商家贵,请说明原因并出示进价票据。”8月29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开展价格监测时,发现一家超市豆角售价较高,现场进行核查处理。
经查,该超市豆角进价为每公斤20元,在合理差价范围内。随后,执法人员向超市负责人送上提醒告诫函,提醒商户严格执行相关价格,守好“民生底线”。这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加强监管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稳物价保供应”,连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奔波在市场第一线,他们或处理消费投诉,或处理突发事件,足迹遍布市城区各农贸市场、大小商超、药店、餐饮单位等。
“目前,全市防疫物资及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秩序良好,未出现大面积价格波动现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价格监督检查科科长张守刚介绍,除开展价格检查外,该局还抽调40余名精干力量,参与新建街道、安宁街道7个核酸采样点的志愿服务工作。
此外,市城区还成立了医疗物资、重点生活必需品、农产品牲畜活禽物资保障专班,由保供企业负责物资供应,社区、物业对接居民购买。目前,市城区存储成品粮5587吨、食用油665吨,肉、蛋、菜、奶等鲜活农产品日产692吨,各农贸市场、商超源头供应渠道畅通,全区主要生活物资供给充足、价格稳定。(李娟)
便民摊点
有钱赚也有盼头
“自从有了便民经营点,我们干活更有劲了。这不,夏天卖西瓜、秋天卖葡萄、苹果。到地头拉上一车,到便民经营点最多两天就卖完了。有活干、有钱赚,生活有盼头!”8月29日,在市城区液东巷便民经营点,商贩王师傅笑着说。
今年以来,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有效激活市场活力,保留城市“烟火气”,市城市管理局按照国家“六稳六保”和省、市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相关要求,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组织,在市城区堡新街、仁和街、玉湖公园西门等地设置17处临时便民经营点,提供1500余个摊位供游商免费经营。这一便民措施,既解决了一部分群众的生计问题,又方便了市民。可以说,只要人勤快,在路边支个摊,卖菜、卖水果、卖小吃……都能增收。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设置临时便民经营点遵循“五个原则”,坚持“五个结合”,实施放管并重:保障市容环境有序,兼顾市容与市场开放相结合;保持交通秩序畅通,规范整治与有序经营相结合;有效利用闲置资源,闲置资源与有效利用相结合;保证规划科学合理,长远规划与临时设置相结合;坚持审慎包容服务,分类施策与关注民生相结合。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所属7个分队全力做好对临时性便民经营点和流动摊贩的规范化治理、合理化疏导、人性化管理,保持责任区干净整洁、环境良好。(闫淑娟)
策划:路丽华 统筹:闫晓媛 摄影:曹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