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稳定和扩大榆次区高粱生产的意义
2022年11月07日   14:43 | 来源:晋中日报

  高粱是榆次区本地农业产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是老陈醋酿造业的主要原料,既关系到大量酿造企业、酿造作坊的正常生产经营,也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更是整个老陈醋产业链健康发展、发扬光大的基础。研究高粱的生产种植及未来趋势,对榆次本地乃至周边清徐、太原等老陈醋主产地的酿造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高粱种植生产状况


  1.全国高粱种植变化


  中国高粱栽培历史悠久,20世纪初叶,高粱播种面积曾占耕地总面积的16%-26%,新中国成立后,高粱种植面积逐渐减少,1952年全国高粱种植面积约占作物总面积的6.6%,到1985年只占1.8%-1.9%。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粱生产发生三个变化:一是由生产条件较好的平肥地向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发展;二是产品由大部分食用转向饲用、酿造用、食品加工、造纸、造板材、提取色素等综合利用;三是生产目的由单纯增加籽粒产量向增加综合效益发展。


  2.榆次区高粱种植变化


  与全国高粱种植趋势相仿,榆次区高粱种植也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1930年至1978年,稳定在15万亩左右。到1999年,逐步减少到3万亩。进入新世纪,高粱种植面积继续快速萎缩至5000亩左右。2015年,全国高粱进口数量达到顶峰,高粱产业受到极大冲击,全区种植面积下降到2374亩。近年来,高粱种植面积略有回升,2022年全区种植面积约4500亩。


  二、榆次区高粱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生产规模小,体系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榆次区高粱种植面积迅速缩减,从与小麦、玉米并列全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的重要位置,萎缩到仅占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的0.6%,目前全区高粱种植面积仅3000余亩,同时,拉动榆次区高粱生产的龙头是老陈醋酿造业,与酿酒业相比,产值低、附加值低、利润更低,对高粱等原材料种植的拉动作用非常有限。


  2.栽培管理技术比较粗放


  历史上,榆次区高粱生产栽培技术和管理比较粗放。近年来,地下水位的逐年下降使原来的盐碱地自然改良,而玉米以其高抗性、高产量、轻简化栽培的生产优势快速发展,人们纷纷放弃高粱改种玉米,农民群众对高粱生产中科学栽培技术没有兴趣掌握和应用,影响了高粱生产水平的提高。


  3.市场化水平低,产品加工技术滞后


  我国高粱加工业,除了传统酿酒加工水平和技术有较大优势外,其他如饲料加工业、板材加工业、色素加工业、制糖加工业等产业位置都不高。榆次区也是这种情况,高粱生产不成体系,在高粱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为降低成本,酿醋户在原料中增加了不同比例的玉米。由于玉米没有高粱特有的单宁、花青素等物质,并且脂肪含量较高,所酿老陈醋的品质有下降,长此以往,会影响山西老陈醋的质量形象,不可忽视。


  三、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扩大高粱生产


  榆次区酿造业年消费高粱2.5万-3万吨,但本地产量仅占十分之一,尽管缺口很大,但是对生产者农民来说,种植高粱的积极性还是不高,原因主要为,一是高粱单产比玉米要低20%-30%;二是高粱抗病虫害能力不如玉米,在高粱生产中,黑穗病、高粱蚜是两大病虫害,其中以高粱蚜尤为突出,如不及时防治,减产十分严重;三是高粱成熟后必须及时收获,否则籽粒会脱落影响产量,而玉米没有这个问题。综合因素使得种植高粱不如玉米省工、赚钱,高粱种植面积增长乏力。


  面对这种形势,建议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扩大高粱种植,促进形成“高粱种植+老陈醋酿造+品牌销售+服务延伸”的产业链条,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可以在下面几个方面给予扶持和补助。


  1.对高粱规模化种植给予补贴。以高粱主产区和老陈醋加工集聚区为主要区域,对规模种植高粱给予补贴,同时政府把农民和企业联系到一起,促进订单生产和托管生产,与本地大大小小的醋厂、酒厂提前签订收购协议,从种到收为农民提供保障。


  2.对高粱科研、推广和装备给予扶持。加强与省农科院高粱所的联系,充分利用好“近水楼台”的便利条件,支持培育示范推广应用高粱新品种新技术。对高粱烘干设备给予补助,促进高粱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生产。


  3.对高粱加工给予扶持。对酿醋、酿酒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品牌打造等给予扶持,引进其他高粱产品加工企业,提升高粱加工产品的价值,拉动高粱种植业发展。


  (作者单位:榆次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心 张海龙)


(责任编辑:卫奎狮)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