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晋中市委四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到主阵地上
2021年01月16日   10:54 | 来源:中国发布网晋中发布

        根据当前疫情情况,晋中市已启动联防联控应急机制。我们既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又要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实现“双胜利”。2021年晋中市经济建设怎么干?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四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已全面部署。5方面19项重点工作,任务清晰,目标明确。本期我们再梳理,以期全市上下,以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投身晋中新时代建设中。

  1、用好“三块金字招牌”,聚焦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国家农高区、能源革命试点先行区三大主战场,撑起转型出雏型的“四梁八柱”。

  “四梁八柱”共撑转型

  兴业热土,开放高地,置身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目之所及的是引领时代前沿的大项目、好项目,感受到的是一种全新的改革动能。在潇河产业园,山西美锦能源晋中氢能源项目负责人陈志峥,对于市委、市政府营造的优良营商环境体会深刻,对项目的前景充满信心。他说,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晋中项目总装车间、配套加氢站已经建成,油化库、员工宿舍已经封顶,氢动力车间主体钢结构也接近完成,今年年内将实现投产。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瞄准转型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晋中市2021年经济工作再次将“三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这些招牌也将共同撑起晋中市转型出雏型的“四梁八柱”。聚焦转型综改示范区主战场,今年晋中市将打造转型发展主引擎。牢固树立做大做强开发区的理念,用三年时间推动示范区晋中开发区成为千亿级经济体,力争到“十四五”末投入和产出占全市80%以上,充分发挥示范区晋中开发区龙头作用,强化“1+10”联合体运行,加快榆次、昔阳省级开发区获批,实现“一县一开发区”,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聚焦晋中国家农高区主战场,掀起山西农谷建设新高潮。聚焦“四高地一先行区”目标定位,高标准建设农高区,努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子,力争实现创新“立”谷、产业“成”谷、人才“强”谷、开放“活”谷、改革“兴”谷;聚焦能源革命综合改革主战场,推动市域工业结构快反转。抢抓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窗口期机遇,扎实做好“煤、气、电、新能源”四篇文章。

  从“一煤独大”到实现多元支撑,坚定不移将转型综改进行到底,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每一份努力都弥足珍贵,只要久久为功、接续奋斗,我市就一定能齐力托举起转型发展的美好明天。

  2、紧盯激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产业、推动项目落地三大主攻点,全力实施“百千万”亿行动计划,汇聚起转型发展的强大动能。

  “百千万”亿千帆竞发

  千帆竞发,逐浪前行。“百千万”亿行动计划,为构建支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为晋中经济社会发展描绘出更加壮阔的新蓝图。

  新年伊始,晋中市吹响新一轮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冲锋号!“实施百亿企业行动计划,激活壮大市场主体”“实施千亿产业行动计划,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万亿投资项目行动计划,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积蓄动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做实基础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始端,产业转型发展规划站位高、定位准、落点实。

  百亿企业行动计划,立足解决由“无”到“有”的问题、由“小”到“大”的问题、由“大”变“强”的问题,培育壮大10个百亿企业。推动阜榆化工、东方希望、山煤光伏、宏圣建科(晋建构件园)、嘉源谷国际贸易港、美锦氢能、中煤晋中、平遥煤化等8家企业进入百亿企业行列;推动保罗专用车、尚太锂电、聚源煤化、昌盛焦化、汾西矿业、宏源新能源、海纳铁塔、寿阳建筑物流园等企业超50亿元,逐步向百亿企业迈进。

  千亿产业行动计划,涵盖五个重点产业:抓好煤焦产业,稳住经济增长的基本盘;壮大新兴产业,把好转型发展的方向盘;培育新能源产业,集聚换道领跑的新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升文化兴市的软实力;做大建筑业,拓展错位发展的新空间。

  万亿投资项目行动计划,瞄准三项主要任务:做大做优项目盘子;发挥大项目支撑作用;保障项目落地见效。

  新蓝图指明方向、激人奋进。市能源局局长魏红州表示:“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政策机遇,全力做好‘煤、气、电、新能源’四篇文章,争当全省能源革命的排头兵、领头雁、先行者,用实际行动答好能源革命这一时代命题。”

  3、紧抓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三大主引擎,协同供需两侧发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抢占先机。

  抢占先机唯有创新

  田间,无人驾驶拖拉机来回穿梭;共生系统中,蔬菜和鱼儿和谐相处;植物工厂内,靠“大脑”生长的果蔬,可以通过传感器表达“冷热渴饿”的“思想”,启动后台浇水施肥……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人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赋予晋中的发展动力。

  在中共晋中市委四届十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晋中市紧抓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三大主引擎,协同供需两侧发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抢占先机。今年,晋中市将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入推进“111”“1331”“136”等创新工程,加快布局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全覆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建设一批创新平台,持续做大山西智创城4号、山西农谷创新孵化中心,加快培育新业态和独立经济体,引导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大力实施校地合作;转化一批创新成果,将有机旱作农业、新兴产业壮大、传统产业改造、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和国家农高区列为重点,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培育一批创新人才,推进万亩职教港建设,聚焦省高校新校区和山西农谷农民培训中心,优先支持“国家人才计划”、“三晋”人才、市级“551”人才与本土企业合作。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深化国资国企、投融资体制、教育综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市、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国家级“一带一路”(祁县)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合作区建设;扩展保税进出口;培育新外贸主体;推动重点产业、晋中品牌主动参与“山西品牌丝路行”“山西品牌中华行”;孵化更多外资项目等。

  4、紧扣实施“四个百里”主抓手,以重大工程牵引转型,打开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全新境界。

  一体四翼全新境界

  向北实施百里龙城区域开发,“三年成型、五年成城”;向南加快百里潇河生态产业区开发,产城融合;向东布局容纳10所职业学校15万名师生的万亩职教港,人才强市;向西建设吸纳15万人的大型农贸市场以及大型汽车交易市场等重大项目,与太原对接……

  随着“四个百里”工程的不断推进,晋中市将形成“一体四翼”城市发展格局,打开晋中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全新境界。

  2021年,晋中市将继续推动百里乡村振兴廊带,以“一片一带一圈”为目标,列出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分区、分片、分步实施,每年集中打造一个片区,连点成线、扩线成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继续推动百里潇河生态产业区建设。晋中市将围绕构筑宜业、宜居、宜游、宜投资的洼地,推动“一条玉带、八颗明珠、三大方舟、十个部落”核心景观及业态有实质性进展,并以百里潇河生态产业区建设为牵引,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继续推动百里太行画廊,带动全域文旅产业发展。晋中市将围绕太行风光游、民歌海洋游、红色文化游三大主题,统筹推进项目开发。同时,以百里太行画廊开发为契机,大力实施文旅发展“五大工程”,全面提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级次。

  继续推动百里龙城区域开发,加速太原晋中一体化步伐。百里龙城区域开发是“一体四翼”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必须举全市之力加速推进。

  山水相伴,城景相融。相信,随着精品示范村、重点治理村的美丽乡村创建,随着生态湿地保护区、文化旅游康养城的建设,随着“太行人家”千处民宿的形成和“2021年左权民歌汇”的举办,随着“五水出山”“网红打卡地”景观的显现,晋中的发展动能将更加强劲,城市将更宜业、宜居、宜游、宜商。

  5、统筹把握六大关系,强化系统思维,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

  系统治理稳中求进

  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本。“‘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是政府的红利,大家都发自内心地表示感谢。”作为直接受益人,寿阳县海鑫职业培训学校接受过线上培训的任玉忠,对今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就业相关部署深有体会。

  会议提出,2021年,晋中市民生事业方面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稳定在80%以上,将全面做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作,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力争“十四五”末全市从业人员持证率达到50%以上、中高级以上持证技能人才达到80%以上,这对老百姓就业来说无疑是最好的事情。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晋中市将统筹把握六大关系,强化系统思维,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处理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的关系,在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更加注重扩大内需;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妥善解决好疫情对转型发展产生的“蝴蝶效应”;处理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接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继续落实好“四个不摘”重大要求,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积极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持续发展,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处理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系,梳理好“十四五”目标任务,着眼长远,为全面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顺利进军提供坚实基础;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做到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处理好稳中求进与保障民生的关系,不断厚植厚实民生保障的经济基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任编辑:晋中发布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