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学生“毕业季”的日渐临近,山西省高校新校区的约4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即将告别校园。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确保大家离校返乡途中和今后新的工作生活中的交通安全,5月份以来,晋中交警支队高校大队通过采取“三讲”形式,给广大高校毕业生上好离校前的最后一堂交通安全课。目前,累计举办各类讲座9场次,直接或间接受教育的大学生1.3万余人次,为引导他们争做“文明交通,安全出行”的传播者、倡导者和践行者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深入学校“民警讲”。大队选派文化程度高、工作经验丰富的民警携带精心准备的课件入校园、上讲台,围绕辖区的路况特点及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并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出行规律和交通违法行为的特点,以前些年药家鑫、李启铭等涉及大学生伤亡的交通事故典型案例为契入点,向大学生们宣讲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引导广大毕业生从思想上牢固树立敬畏法律法规、珍爱生命的交通安全意识,将严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出行的交通理念真正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二是动员指导“学生讲”。大队积极动员辖区各所高校的学生干部和“大学生文明交通志愿者”,引导他们结合自己对交通安全的认识,紧贴大学生日常出行的特点,在民警指导下自己编讲稿,当“老师”,通过《凋谢在轮椅上的花季》、《无法挽回的结局》、《低头一刹那,阴阳两分离》等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讲法规、传理念、授知识。警示教育大家要时刻严守交通法规,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拒绝做“路怒族”、“低头族”、“任我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陋习的反面典型。
三是查纠违法“现场讲”。针对极少数大学生朋友在出行中发生的闯红灯、横过路口不走人行横道、低头看手机等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陋习,大队突出查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宣传引导方式,要求路面执勤执法民警通过采取让大学生交通违法行为人观看民警现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过程、帮大学生算算交通违法行为成本账,以及协助民警维护交通秩序等手段,教育他们切莫因交通安全意识淡化,心存侥幸,以身试法,真正做到驾文明车、行文明路、做文明人。(卫奎狮 刘昊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