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祁县统筹谋划纵深推进产改工作走深走实
2022年08月18日   10:45 | 来源:中国发布网

  产业工人队伍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祁县坚持把产改工作作为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素质、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之举,作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保障,作为推进“六县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将产改工作纳入全局统筹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协调机制,纵深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真正发挥好产业工人主力军作用,为祁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力支撑。


  思想政治引领 凝聚产改合力


  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的骨干力量,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在推进产改中,祁县坚持把思想政治引领放在突出位置,探索建立非公党建“百企联盟”,围绕玻璃器皿、文旅、农业、物业、交通物流、园区企业六大领域,确定宏艺、腾达等6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作为联盟创建主体,吸纳79户企业入盟,创新理论联学、阵地联享、活动联办、品牌联创、治理联合“五联”工作机制,每季度开展1次“开放式主题党日”,组织开展“联盟课堂”、专题讲座、红色观影等活动,强化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实施产业链人才定制工程。依托党建联盟等渠道,收集企业人才需求清单,以“县校合作”为契机,进行集团化招才、产业链招才。目前,建立市级以上技术创新研发中心5个、企业技术中心16个。宏艺、福诺欧等联盟企业先后引进一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累计培养提升碳素、玻璃等产业链工人2万余人,占全县人才资源总量的56%。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成立基层宣讲团、最美宣讲团、“文艺轻骑兵”宣讲团、“两代表一委员”宣讲团、“五老”宣讲团,覆盖全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成立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站点,5年来,各类宣讲团深入企业、车间一线开展宣讲3000余场次。


  鼓励创新创造 提升工人素质


  在推深做实产改中,祁县始终将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制定改革举措的“指挥棒”。特别是针对企业发展中,工人素质良莠不齐的现状,祁县坚持把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大军作为提升产业工人素质的关键举措。


  聚焦产业特点,祁县把抓党员、育骨干、树先锋作为重中之重,近三年来,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统筹专项经费800余万元用于职业培训补贴,惠及9271人。在全县持续开展“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行动,分层级、分领域、分步骤开展职工全员技能培训,累计超2万人。每年组织各基层工会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为各行各业技能人才展示技艺技能、相互学习交流搭建了平台。设立职工培训基地,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途径,大力推进“一带一路”(祁县)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合作区建设。举办现代玻璃产业学院,培育行业高端技能人才。实施工会联合会“主席项目制”,持续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和百人以上企业建会专项行动。持续深化货车司机入会和“司机之家”建设,壮大产业工人队伍。


  搭建成长平台 提升工人地位


  当前,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作支撑。为此,祁县全力提升产业工人的获得感、自豪感、荣誉感,激发产业工人的奋斗热情,让他们既有地位又有尊严。


  祁县在提升工人地位上,非常注重从产业工人中推选劳模和工匠人才,让产业工人职业荣誉感不断提升。充分发挥劳模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劳模宣讲、劳模座谈活动,发动全县劳模筹款建设“劳模林”,编印《祁县劳模画志》,宣传劳模先进事迹,持续扩大劳模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部门联动选树更多优秀工匠人才,把“五小”竞赛及技能竞赛中涌现的产业工人纳入“祁县‘智·惠昭馀’拔尖人才”人才库,今年重点打造了六大产业党建联盟,在全县选树10个“昭馀工匠创新工作室”,其中,产业工人为带头人的就有4个。还注重从优秀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在劳模和“五一”奖章评选中,加大产业工人的比例,彰显产业工人政治地位。与此同时,制定出台了《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意见》《职工法律维权工作站管理办法》《户外职工爱心驿站管理办法》《爱心妈咪小屋创建和管理办法》等制度,持续强化维权服务制度保障,不断提升产业工人满意度。(冯静宁)

(责任编辑:卫奎狮)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发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